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刑罚区分之必要.doc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刑罚区分之必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刑罚区分之必要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刑罚区分之必要   摘 要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刑法理论中经常探讨的问题,实践中涉及该问题的刑事案件亦多发,虽然该问题的区分在刑法理论界多有讨论并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区分标准,但在刑法的具体规定上并未对两种过失状态产生的刑事责任上加以区别,本文仅从一个典型案例对该问题加以论述。阐述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具体量刑上的必要性 关键词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 刑罚区分 作者简介:刘洲,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2-260-02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刑法理论中经常探讨的问题,实践中涉及该问题的刑事案件亦多发,虽然该问题的区分在刑法理论界多有讨论并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区分标准,但在刑法的具体规定上并未对两种过失状态产生的刑事责任上加以区别,本文仅从一个典型案例对该问题加以论述 2006年3月18日20时许,被告人乔某下班后骑自行车将被害人刘某某载于后座,沿厦门市忠仑公园内道路往蔡塘方向行驶至路口时,遇道路中间设有隔离石墩,其未减速通过亦未下车推行,致使自行车右脚踏板碰刮隔离石墩,致被害人刘某某从自行车后座摔下,导致被害人刘某某头部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重度颅脑损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3月20日死亡的后果。被告人乔某与他人将被害人刘某某送到医院后逃逸,案发后其被公安机关网上通缉,2007年3月10日,被告人乔某在厦门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另查明,本案案发当日、当时天气晴好,案发地点有灯光照明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乔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向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刘某某之父母刘进汀、陈明珠向该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人乔某赔偿丧葬费12774元、死亡赔偿金137360元、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及误工费共计2万元,共计170134元 被告人乔某辩称,案发当时是下班高峰期,人较多。其不知道道路前方有石墩,其前后方都有人,其只是跟着前方的人前进。直到车子脚踏板刮到隔离石墩,车子失去控制,其才发现路上的石墩。对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被告人乔某当庭表示愿意全额赔偿 辩护人提出如下辩护意见:(1)被告人乔某一再供称事先因对路况不熟、照明不良,因见其他人均顺畅通行而麻痹未注意到路中石墩,公诉机关亦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乔某事先有看见石墩。因此,公诉机关关于被告人乔某系过于自信过失的指控不能成立。(2)被告人乔某对案发路段不熟悉、路况平直、事发时照明不良。同时,案发当时也有很多人均同向顺畅通行,作为对路况不熟悉的被告人,实在无法预料路中会突然出现石墩。因此,该事故的发生当属意外事件。(3)被害人刘某某的死亡后果系多因所致。一方面是因被害人刘某某乘坐自行车时未正坐并抓牢,另一方面是因被害人就医后,医院未及时检查控制伤情,医院方面存在医疗过失,此为被害人死亡的主要原因。(4)本案多名证人系被害人的同事,后因被害人死亡,公安机关才向多名证人取证。因此,证人证言的公正性均不可信。辩护人基于以上辩护意见认为,被告人乔某的行为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乔某因疏忽大意的过失导致被害人刘某某死亡的后果,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属情节较轻。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乔某的犯罪行为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损害后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之责。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请求,因被告人乔某当庭表示愿意全额赔偿,故均予以支持。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乔某有期徒刑一年及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170134元。本案控辩双方的争议,集中在罪与非罪的问题上: 一、关于本案的定性 被告人乔某的行为,是过失犯罪,还是一起意外事件?区分这两种情况的主要依据是判断被告人乔某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是否应当预见、能够预见,其在行为过程中是否已尽必要的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有多种情况,有些来源于法律、法令、职务和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所确定的义务,而且还包括日常生活准则所提出的义务,即“社会生活中必要的注意”。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被告人乔某在骑自行车并于后座乘载被害人刘某某时,其即负有保障他人生命安全的注意义务。并且,该注意义务是为一般人所设定的,并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具备特定的身份和职务。本案被告人乔某系成年人,在明知通行路段设有石墩且通行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并未下车推行也未减速慢行且以较快的速度骑行。根据一般人的生活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其应当预见也能够预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