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预防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预防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无气味。熔点82~86℃,密度1 322 g/cm3,闪点138℃,沸点125℃;室温下稳定,不易挥发。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在工业生产中丙烯酰胺有晶体和水溶液两种形态。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GBZ50-2015《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
对人体的损害
丙烯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在污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印染、丙烯酰胺合成、酰卤(胺)合成、丙烯腈聚合等某些作业环节可接触丙烯酰胺单体。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吸收丙烯酰胺,工业生产中以皮肤接触和呼吸道接触为主,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装卸过程中如防护不当会造成慢性中毒,如短时间大量接触会导致急性中毒。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其损害特点取决于接触丙烯酰胺的剂量、浓度。丙烯酰胺中毒主要分为慢性中毒、亚急性或急性中毒。丙烯酰胺中毒有一定潜伏期,因此停止接触后病情可能会有进展。促进中毒者的神经系统修复是治疗的关键
生产性丙烯酰胺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以周围神经系统障碍为主,一般在接触本品数月或数年后逐渐发病,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无力、嗜睡、食欲不振、消瘦等。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周围神经病。患者诉四肢远端麻木、刺痛、肢端感觉迟钝,不知水温冷热。手指无力、持物不牢、易掉落、精细动作困难。下肢乏力、走路腿软、上楼困难、下坡时易屈膝摔倒、双腓肠肌疼痛痉挛。体征显示四肢远端音叉振动觉、痛觉、触觉减退或消失,多呈手套、袜样分布,其中振动觉障碍最为常见,出现早、恢复慢。皮肤直接接触丙烯酰胺溶液者,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常见手掌及足底皮肤潮红、多汗、湿冷,肢端皮肤温度降低、脱皮及红斑
亚急性或急性中毒以精神症状及小脑障碍为主,继脑症状恢复后可出现周围神经病表现。短期接触大量丙烯酰胺者,接触局部皮肤多汗、湿冷、红斑、脱皮、四肢麻木。中枢神经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可发生中毒性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小脑共济失调。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精神症状可有幻觉、妄想、兴奋、攻击行为。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说话迟缓、动作笨拙、持物不稳、精细动作难以完成,走路不稳、有时摔倒。检查可见眼球水平性震颤、构音障碍、四肢肌张力低,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试验辨距不良伴震颤,睁眼站立不稳、闭目加重,步态蹒跚呈酒醉状等小脑损害表现
中毒的预防
作业场所及储存、运输预防措施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丙烯酰胺溶液的容器、管道应密闭并有足够强度,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的“跑、冒、滴、漏”发生。操作人员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接触丙烯酰胺粉尘的作业应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避免粉尘无组织逸散。工作场所应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不得随意处置。作业场所必须与生活场所分开
丙烯酰胺生产场所应设冲洗设施;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材料,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和必要的泄险区。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防透水层,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丙烯酰胺应密闭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避免受热和光照;应与强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应配备相应品种消防器材,丙烯酰胺溶液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丙烯酰胺运输应用专用车辆并配备泄漏应急处置设备,运输人员要有危化品运输资格并不少于2人,严格按危化品运输管理规定进行;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按规定路线行驶,不许在人口稠密地停留。装卸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个人防护措施
建议操作人员穿皮衣或皮围裙,戴橡胶手套,穿高筒橡胶靴。接触丙烯酰胺粉尘的作业需佩戴防尘口罩,进入高浓度粉尘场所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毕应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工作完毕应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衣服,并单独存放。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防护用品须在使用前及日常定期检查其性能,以保持其防护有效性
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慢性肝病)和疑似职业病,并妥善安置。应加强丙烯酰胺安全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