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菜无公害仿生栽培技术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蕨菜无公害仿生栽培技术规程

PAGE PAGE 21 《水蕨菜无公害仿生栽培技术规程》 编 写 说 明 一、工作简况 水蕨菜 [Callipteris esculenta (Retz.)J.sm.],又名菜蕨,系蹄盖蕨科菜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安徽等省份,垂直分布范围100~1200m。植株高达1.5m或过之,根状茎粗壮,直立或斜生,木质呈深紫色,枝叶簇生其上,叶柄刚硬,二回或一回羽状复叶,少有一回,小羽片长约5~15㎝,孢子囊群线形、褐色,沿叶缘斜生。作为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蕨品种,鲜苔或嫩叶翠绿色,无论炒食、凉拌、做汤,均不变色,味道独特、鲜美、清爽可口,具有清热解毒、健胃之功效,据曾宪锋等研究,水蕨菜的硝酸盐含量很低,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的限量标准,而且Vc的含量较为丰富,品质上乘,属一级蔬菜的范畴,其自然供应期长达8~9个月(从3月~10月、11月),水蕨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稀少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水蕨菜已经从:靠采摘野生资源供给转变为人工栽培供给,并呈规模化发展趋势。 黔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于自2003年开始先后开展了“水蕨菜驯化栽培试验”、“特色森林蔬菜水蕨菜产业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水蕨菜栽培技术科技进村入户专项”及“水蕨菜栽培技术推广”等研究示范工作,总结出了水蕨菜从育苗、栽培管理到采收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发表研究论文5篇,发表报道4篇,并获黔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由贵州省林业厅立项,该所承担了《特色森林蔬菜水蕨菜仿生栽培技术规程》的制订工作。 立项后,该所在掌握水蕨菜贵州自然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以国内相关研究为补充和参考,提出了《水蕨菜仿生栽培技术规程》(草案),并于2007年秋分别在其自然分布区的北部(都匀)和南部(荔波)两县市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区域内建立了水蕨菜无公害栽培技术验证园,以验证园和现有人工水蕨菜园为平台,开展了水蕨菜根萌苗培育管理及生产基地建设中的母株选择、定植密度、定植季节、土壤管理、水份管理、光照管理、温度管理、成园密度、留叶量、采摘期、采摘间隔期、采摘标准等一系列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验证和调整,开展了主要营养成分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化验分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水蕨菜仿生栽培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季、朱雁、韦蓉静、罗桃、聂怡玫、田华林、徐润。 二、规程的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相关标准、规程和规定。 2、规程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3、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4、综合国内相关规程,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的结合贵州省水蕨菜栽培的自然生态条件、实际生产经营水平确定,以满足其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育苗技术、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的要求。 三、规程的主要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水蕨菜无公害栽培的相关述语定义、基地建设、育苗技术、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求。并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四、主要试验分析、预期的经济效益 1、主要调查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村樟江河边和都匀市小围寨庆丰村。荔波点沿河两岸自然分布有水蕨菜,海拨420米,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6℃,无霜期293天,年降雨量1300mm,日照时数1259.0h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试验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壤为砂质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土壤pH6.5。排灌水方便。都匀点海拔高度为770m,属中亚热带东亚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9℃,最冷月平均气温5.5℃,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底气温-6.9℃,≥10℃的生物学积温达4793℃,年日照时数1158h,年降雨量1445.5mm,无霜期291d 根据水蕨菜在荔波的分布状态, 选择三个样地进行生态群落调查,第一、二样地位于茂兰乡尧垭村洞开组,其地理位置分别为25°22′33″/N、108°03′89″/E,25°22′18″/N、108°03′85″/E,海拔高度分别为5579 m、5628 m;第三样地位于捞村乡平岩村石林组,其地理位置为25°09′6″/N、107°49.46″/E,海拔高度3489m。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生境。样地一位于近于直立的石灰岩悬崖之下,部分地方向山体内凹,形成较阴湿的生境,在这种生境有较高大的水蕨菜植株存在,其高度超过90cm;较强人为干扰,没有乔木,偶有小灌木,但高度一般不超过150cm。样地二位于河滩上,与河的距离约3.5m,河岸高约0.6m,为撂荒地,周围没有高大乔木,样地偶有小灌木出现,但其高度不超过90cm,在灌木丛中有较高大的水蕨菜个体,高度约60cm;强人为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