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课件

第四章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 4.1 概述 4.2 时间与频率的原始基准 4.3 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 4.4 电子计数器的组成原理和测量功能 4.5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4.6 高分辨时间和频率测量技术 4.7 微波频率测量技术 4.8 频率稳定度测量和频率比对 4.1 概述 4.1.1 时间、频率的基本概念 时间和频率的定义 ◆时间有两个含义: “时刻”:即某个事件何时发生; “时间间隔”:即两个时刻之间的间距。 ◆频率的定义:周期信号在单位时间(1s)内的变化次数(周期数)。如果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周期信号重复变化了N次,则频率可表达为: f=N/T 4.1.2 电子计数器概述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按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通用计数器:可测量频率、频率比、周期、时间间隔、累加计数等。其测量功能可扩展。 (2)频率计数器:其功能限于测频和计数。但测频范围往往很宽。 (3)时间计数器:以时间测量为基础,可测量周期、脉冲参数等,其测时分辨力和准确度很高。 (4)特种计数器:具有特殊功能的计数器。包括可逆计数器、序列计数器、预置计数器等。用于工业测控。 ◆ 例子: ●通道:两个225MHz通道,也可 选择第三个12.4GHz通道。 ●12位的频率分辨率、150ps的时间间隔分辨率。 ●测量功能:包括频率、频率比、时间间隔、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相位、占空比、正脉冲宽度、负脉冲宽度、总和、峰电压、时间间隔平均和时间间隔延迟。 ●处理功能: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偏差。 4.2 时间与频率标准 4.2.1 时间与频率的原始标准 1)天文时标 ◆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 宏观标准:基于天文观测; ◆世界时(UT,Universal Time):以地球自转周期(1天)确定的时间,即1/(24×60×60)=1/86400为1秒。其误差约为10-7量级。 2)原子时标 ◆原子时标(AT)的量子电子学基础 原子(分子)在能级跃迁中将吸收(低能级到高能级)或辐射(高能级到低能级)电磁波,其频率是恒定的。 hfn-m=En-Em 式中,h=6.6252×10-27为普朗克常数,En、Em为受激态的两个能级,fn-m为吸收或辐射的电磁波频率。 2)原子时标 原子时标的定义 1967年10月,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秒的新定义:“秒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之间跃迁频率相应的射线束持续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 1972年起实行,为全世界所接受。秒的定义由天文实物标准过渡到原子自然标准,准确度提高了4~5个量级,达5×10-14(相当于62万年±1秒),并仍在提高。 2)原子时标 铯原子钟 准确度:10-13~10-14。 大铯钟,专用实验室高稳定度频率基准;小铯钟,频率工作基准。 铷原子钟 准确度: 10-11,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作为工作基准。 氢原子钟 短期稳定度高:10-14~10-15,但准确度较低(10-12)。 4.2.2 石英晶体振荡器 电子计数器内部时间、频率基准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为基准信号源。 基于压电效应产生稳定的频率输出。但是晶振频率易受温度影响(其频率-温度特性曲线有拐点,在拐点处最平坦),普通晶体频率准确度为10-5。 采用温度补偿或恒温措施(恒定在拐点处的温度)可得到高稳定、高准确的频率输出。 下图为恒温晶振的组成。 1)组成 2)指标 ◆晶体振荡器的主要指标有: 输出频率:1MHz、2.5MHz、5MHz、10MHz。 日波动:2×10-10 ;日老化:1×10-10;秒稳:5×10-12。 输出波形:正弦波;输出幅度:0.5Vrms(负载50Ω)。 ◆几种不同类型的晶体振荡器指标 4.3 时间和频率的测量原理 4.3.1 模拟测量原理 1)直接法 直接法是利用电路的某种频率响应特性来测量频率值,其又可细分为谐振法和电桥法两种。 (1)谐振法:调节可变电容器C使回路发生谐振,此时回路电流达到最大(高频电压表指示),则 可测量1500MHz以下的频率,准确度±(0.25~1)%。 ( 2)电桥法:利用电桥的平衡条件和频率有关的特性来进行频率测量,通常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文氏电桥来进行测量。 调节R1、R2使电桥达到平衡,则有 2)比较法 ◆基本原理 利用标准频率fs和被测量频率fx进行比较来测量频率。有拍频法、外差法、示波法以及计数法等。 数学模型为: ◆拍频法:将标准频率与被测频率叠加,由指示器(耳机或电压表)指示。适于音频测量(很少用)。 ◆外差法:将标准频率与被测频率混频,取出差频并测量。可测量范围达几十MHz(外差式频率计)。 ◆示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