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讲回复再结晶课件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Theory of metal plastic deformation 第四讲 Lesson Four 第三章 塑性加工时组织性能的变化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冷加工退火时的回复与再结晶 热加工时的回复与再结晶 3.3 冷加工退火时的回复与再结晶 经塑性变形的材料具有自发恢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态的趋势。当冷变形金属加热时会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过程。了解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于改善和控制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回复——是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 再结晶——是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晶粒长大——是指再结晶结束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 3.3.1 回复 冷变形金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加热时,显微组织与强度、硬度均不发生明显变化,只有某些物理性能和微细结构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原子在微晶内只能进行短距离扩散,使点缺陷和位错在退火过程中发生运动,从而改变了它们的数量和分布。 在回复阶段,由于不发生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所以晶粒的形状和大小与变形态的相同,仍保持着纤维状或扁平状,从光学显微组织上几乎看不出变化。 低温回复(0.1~0.2Tm) 3.3.2 再结晶 在再结晶阶段,首先是在畸变度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核心,然后逐渐消耗周围的变形基体而长大,直到形变组织完全改组为新的、无畸变的细等轴晶粒为止。 再结晶的形核与长大 再结晶动力学 再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开始时再结晶速度很小,在体积分数为0.5时最大,然后减慢。 再结晶温度 经严重冷变形(变形量70%)的金属或合金,在1h内能够完成再结晶的(再结晶体积分数95%)最低温度。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退火温度。温度越高,再结晶速度越大 变形量。变形量越大,再结晶温度越低;随变形量增大,再结晶温度趋于稳定;变形量低于一定值,再结晶不能进行。 原始晶粒尺寸。晶粒越小,驱动力越大;晶界越多,有利于形核。 微量溶质元素。阻碍位错和晶界的运动,不利于再结晶。 第二分散相。间距和直径都较大时,提高畸变能,并可作为形核核心,促进再结晶;直径和间距很小时,提高畸变能,但阻碍晶界迁移,阻碍再结晶。 再结晶晶粒大小的控制 变形量。存在临界变形量,生产中应避免临界变形量。 原始晶粒尺寸。晶粒越小,驱动力越大,形核位置越多,使晶粒细化。 合金元素和杂质。增加储存能,阻碍晶界移动,有利于晶粒细化。 温度。变形温度越高,回复程度越大,储存能减小,晶粒粗化;退火温度越高,临界变形度越小,晶粒粗大。 由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一定时,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后晶粒越小;当变形程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再结晶退火以后的晶粒越大。在低变形程度时出现一个晶粒尺寸非常大的区,即是由于临界变形量所造成的;当强烈冷变形且在高温下退火时也会产生特别粗大的晶粒。这是由于发生了二次再结晶的缘故。为获得强度高的细晶组织,在制定塑性加工工艺时,就要避开临界变形区和二次再结晶区。 3.3.3 晶粒长大 在晶界表面能的驱动下,新晶粒互相吞食而长大,从而得到一个在该条件下较为稳定的尺寸,称为晶粒长大阶段。 长大方式:正常长大;异常长大(二次再结晶) 正常长大 再结晶后的晶粒均匀连续的长大。 驱动力:界面能差。界面能越大,曲率半径越小,驱动力越大。 晶粒的稳定形状 晶界趋于平直 晶界夹角趋于120° 二维坐标中晶粒边数趋于6,晶界外形趋于稳定的正六边形。 影响晶粒长大的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晶界易迁移,晶粒易粗化。 分散相粒子。阻碍晶界迁移,降低晶粒长大速率。 杂质与合金元素。降低界面能,不利于晶界移动。 晶粒位向差。小角度晶界的界面能小于大角度晶界,因而前者的移动速率低于后者。 异常长大 少数再结晶晶粒的急剧长大现象。 机理 钉扎晶界的第二相溶于基体 再结晶织构中位向一致晶粒的合并 大晶粒吞并小晶粒 3.3.4 性能变化 强度与硬度 回复阶段的硬度变化很小,约占总变化的1/5,而再结晶阶段则下降较多。可以推断,强度具有与硬度相似的变化规律。上述情况主要与金属中的位错机制有关,即回复阶段时,变形金属仍保持很高的位错密度,而发生再结晶后,则由于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故强度与硬度明显下降。 电阻 变形金属的电阻在回复阶段已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电阻率与晶体点阵中的点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等)密切相关。点缺陷所引起的点阵畸变会使传导电子产生散射,提高电阻率。它的散射作用比位错所引起的更为强烈。因此,在回复阶段电阻率的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ATF16949新增条款对比列表-P18.ppt
- I02完全要因试验.ppt
- I2C和SPI总线.ppt
- 第4章编制计划的原理与.pptx
- IATF16949生产性零组件核准程序.doc
- 第4章网络层协议v3.6.ppt
- 第4章第1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ppt
- 第4章空间数据结构.ppt
- 第4章网络技术1.ppt
- 第4章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