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金桐传授
林金桐教授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林金桐教授的故事
作者:胡炜
追溯林金桐校长的经历,令人感触良多:196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一所乡村中学当了8年的中学老师;1978年,32岁的他考到北京邮电学院,成为“文革”后恢复研究生招生时叶培大先生的第一批研究生,在北邮学习和工作了7年;1985年,在北邮做了4年讲师的他来到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跟随国际著名的光通信权威甘柏林教授攻读博士,并先后在该校和伦敦大学英皇学院从事研究工作8年;1993年,他再度回到北邮,从无线系的副主任到校长,一转眼又是一个8年。在4个七八年中该蕴涵着多少人生的感悟和真谛呢?林校长自己是这样说的──
一、人生信条: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对于人生,林金桐讲,我最喜欢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他做人的准则,也是他人生的信条。
1991年,林金桐当选为全英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第四届主席。在就职演讲中,他非常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原则:“大家愿意让我当学联主席,我就要按我的想法、判断去做。学联要遵守一条原则:要有利于祖国、有利于民族、有利于学联每个成员、有利于中英友好。” 在众多留学生团体中,他第一个提出“留学国外,服务国内”的口号,筹备组建了第一个中国学者学生的科技协会———全英光电子学会,他出任副理事长。
林金桐任北邮校长后,每年都要和学生进行两次大范围的面对面的恳谈。恳谈会上,他幽默精彩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每一位年轻的学子。他总是把每一次恳谈会当作与学生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机会,希望能用发达国家一些先进青年的意识来熏陶、培养学生,因为这是对社会、国家和学生都有益的事情,也是校长的一份责任。
同样是在北邮,从推行改革的一开始,他就强调改革要利于学校的绝大多数人,要符合大家的长远利益。当系主任时改革,当校长时改革,他都有一句话:“队伍不散,收入不减。”他说这是从“福利经济学”中学来的。因此北邮整个改革的推动都是比较平稳的。
说到“为而不争”,林金桐说他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当老师,他不但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反倒是干得有声有色:8年里,他为穷乡僻壤的乡村培养了大学生,为乡村中学装上了电灯,方圆百十里地,他第一次奏响了手风琴优美的旋律,他组织了乡里的第一支学生合唱队,还组织过全县的田径运动会和游泳比赛,训练过县青少年乒乓球代表队。对他来说,生活似乎从来都是那样的充实和快乐。
后来报考北大理论物理的研究生,成绩虽好,但因名额有限,老师告诉他说北邮有位叶培大教授,搞光通信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希望你到他那里去。就这样从物理学科转向了通信技术。到准备出国了,大家都争着去美国、去加拿大,他收到的是去英国的通知,因为他的英语考试成绩是最好的,朋友们甚至怀疑他是被人“调包”了,他却一声不响申请了去英国的签证,选择了一位权威教授,踏踏实实地做研究。要回国了,他也曾谋求去深圳、去上海或到香港去发展,后来北邮希望他能回学校,他就回来了。
《道德经》中的“为而不争”自然有它高深莫测的内涵,林金桐没有展开他对这四个字的诠释,只是简单地说:“‘为’就是做事,‘不争’就是不搞鬼。”
二、家庭教我善良
1946年1月,林金桐在江苏丹阳出生,在他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只能由母亲一人承担。母亲善良,也能干,在母亲精心抚育下,他们兄妹六人都上了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兄妹六人继承了母亲善良的秉性,相处也好,直到今天,他们虽然分布在祖国各地,见面不多,但依旧还是那样的亲切、融洽。
母亲去世,从英国赶回来奔丧的林金桐含着热泪,一气呵成,写下一篇追念哀悼母亲的祭文,其中一段写道:“母亲贤惠,知书达礼。恪守中华传统美德,随循江南风俗习惯。自持节俭,宽容待人。奉公婆父母以孝敬,待邻里亲戚以友善,赐儿女晚辈以慈爱。家里家外,有口皆碑,赞母亲:惠及家人五代,情留亲邻八方。”丧事理毕,亲友同事争相传诵这篇情真意切的《悼慈母》。
北邮学生在校门外为患癌症的同学募捐,骑自行车回家的林金桐将钱包里的钱尽数捐献。9701班齐新征同学患癌症住院,林金桐亲往医院探视鼓励、慷慨捐助。康复后的齐新征要毕业了,全班为他举办生日晚会,林金桐答应参加,还准备了一份讲演稿《生命之所以宝贵》。可惜后因去教育部开会,这篇讲演成了未发表的讲演。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大学的校长,林金桐非常重视给学生灌输真善美的理念,他常常说:“怎样使一个人成功,大学有责任。一个学校只要有一半毕业生是成功的,10%是很成功的,1%是非常成功的,也就很不错。但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一定要讲一些善良的东西。实际上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