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即人们关于自然界如何存在和演化的根本观点。 每个时代的自然观,主要是来自对 其时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提炼,是当时对自然界认识的最高成果。 人类的自然观有一个形成和演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过程相一致的。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自然观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三节 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 与朴素自然观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存在依赖、畏惧情绪,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 自然崇拜包括天体、自然力和自然物三个方面,如日月星辰,山川石木,鸟兽鱼虫,风雨雷电等等。并衍生出图腾崇拜以及各种祭祀、祈神活动。同时,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即一切皆有生命,皆有灵魂(如雷公、地精、河神、树仙等)。灵魂不死、转世说是其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起自然知识。 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通称为古代科学技术。 整个古代的科学技术实际上只限于天文、气象、力学、数学以及建筑、航海、医学等。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几乎都包含在自然哲学中。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古代朴素自然观 三、欧洲中世纪(500-1500年)宗教神学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二)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前期 (三)中世纪 (四)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三、欧洲中世纪(500-1500年)宗教神学自然观 (一)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统治下的研究方法 (三)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的影响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 旧石器时代--石刀、石斧等砍砸非常粗糙的石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细石工具 复合工具弓箭—人类发明的第一种机械 摩擦生火以及火的广泛应用—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结绳记事和简单数学的诞生; 结绳为网,捕鸟技术与捕鱼技术; 制作耒耜,农业的诞生; 敬授民时,历法的出现; 日中而市,市场贸易的诞生; 上衣下裳,纺织、服装技术进步; 舟揖发明,水上交通的开始; 服牛乘马,动物的驯化及陆路交通技术; 杆臼之利,碎物技术的发明; 上栋下宇,建筑技术的开始; 从结绳到书契,语言文字诞生等等 (二)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前期 新的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和园艺技术,使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并开始形成城镇。 随着城市的出现,导致运输方法的改进和革新,道路和房屋建筑也随之发展。 冶金、木器制作、制砖、缝纫、皮革、宝石加工等手工业也发展起来。 (三)中世纪(公元5世纪未到公元15世纪的近千年) 基督教处于权威地位,宗教神学居主宰,国王与教皇合流,政教合一。教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强大的力量,把《圣经》看做是全部知识的来源,竭力扼杀异端,查禁科学,从根本上否定研究自然和学习知识的必要性。 除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略有进展,其他方面则没有什么科学成就。 技术有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铁器,采用了轮换耕作法,形成了菜园、果园。手工业进一步分化发展,采用了水磨、自力驱动,发明了染料、玻璃和眼镜,冶铁采用了高炉法,出现了锡铅等有色金属。 由于生产和经济发展,城乡分离加快,有了大城市。 正当西方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国却处唐宋盛世(公元7—12世纪)。 唐代在经济和文化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唐末时期,中国的农业、水利、建筑、造船以及制茶、制瓷和丝织技术已有了很大发展。 宋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更高于唐代,并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完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 产生了博学多能的科学家——沈括 南宋时的“统天历”回归年长365.2425日,比欧洲人达到此精确度早了近400年。 明代的科学技术仍在稳步发展。 徐光启完成了共60卷的《农政全书》,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主持了新历法的制定。 李时珍写出共52卷的《本革纲目》。 宋应星完成了共18卷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他推祟亲身见闻和认真观察,反对只讲空洞道理而不顾现实生活。 明代中叶以后开始有了较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也诞生了王夫之、黄宗蔻、顾炎武和方以智等思想家、科学家。 清代统治者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大兴文字狱,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适合社会健康发展的思想文化环境和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没有形成。不仅近代自然科学在我国没有成长起来,实用科学的成果也越来越少。 中国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