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简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解读 主讲:杨 柯 三方为儒、道、释;五家为儒教、宗法传统、道家、道教,佛。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家:中国儒家,中国道家,中国佛家,中国墨家,中国法家,中国名家,中国兵家,中国阴阳家,中国纵横家,中国农家。 2、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方五家” 3、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十家九流” 一、“国民性格”一词探源 “无权利思想,无政治思想,无国家思想” 梁启超 “有族民资格而无市民资格; 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 只能享专制而不能享自由。” “眼光不远” “卑怯” “贪婪”。 鲁 迅 一、“国民性格”一词探源 所谓“酱缸文化”的标准之一,就是“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 柏 杨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林语堂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1)稳健、 (2)单纯、 (3)酷爱自然、 (4)忍耐、 (5)消极避世、 (6)超脱老滑、 (7)生殖力高、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8)勤劳、 (9)节俭、 (10)热爱家庭生活、 (11)和平主义、 (12)知足常乐、 (13)幽默滑稽、 (14)因循守旧、 (15)耽于声色。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1)要面子、 (2)节俭、 (3)勤劳、 (4)有礼节、 (5)漠视时间,不求精确、(6)拐弯抹角的才能、 (7)缺乏公共精神、 (8)保守、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9)忍耐和坚韧、 (10)孝顺仁慈、 (11)相互猜疑、 (12)知足常乐、 (13)缺乏诚信、 (14)缺乏同情心、 (15)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或许,真正的中国人是粗俗的,但粗俗中绝没有卑劣;或许是鄙陋的,但鄙陋中绝没有狂妄;或许是圆滑的,但圆滑中绝没有狠毒。 辜鸿铭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1)耿直、(2)坦诚、(3)多疑、(4)古板、(5)讲实惠、(6)尚礼仪、(7)主中庸、(8)喜节俭、(9)守古法、(10)知足常乐、(11)烧香算命、(12)爱抱团儿、(13)爱挑刺、(14)不爱管闲事、(15)懂得“只争朝夕”。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1)圆滑、(2)世故、(3)轻信、(4)灵活、(5)重义气、(6)少公德、(7)走极端、(8)喜排场、(9)赶时髦、(10)梦想暴发、(11)无宗教感、(12)好窝里斗、(13)会打圆场、(14)爱说闲话、(15)主张“慢慢来”。 一、“国民性格”一词探源 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古板却又灵活,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爱抱团儿却又好窝里斗,爱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懂得“之争朝夕”的道理却又主张“慢慢来”等等。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系 太 极 图 十 字 架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系 西方的“文明”概念衍生于“civil”,指交易的场所、市民社会 。 中国的“文化”是走“culture”路线,“culture”原初是“耕作”、“培养”之意。 “中国传统实用理性的最大缺陷和弱点就在于,对这一实践操作本性的感性抽象的意义和力量缺乏足够认识和充分发展。这也是中国缺乏高度抽象思辨的纯粹哲学的重要原因。……这使得中国人的心智和语言长期沉溺在人事经验、现实成败的具体关系的思考和伦理上,不能创造出理论上的抽象的逻辑演绎系统和归纳方法.” ——李泽厚《美学三书》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系 “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吴大猷《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系 四、所讲专题的主旨及授课安排 饮食 服饰 语言文字 家庭 官本位 人情 面子 友情与义气 五、建议阅读书目 1、林语堂:《吾国吾民》; 2、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 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4、松本一男:《中国人与日本人》; 5、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6、金紫千:《中华文化之魂-研究中国人》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