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参观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文化、历史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感到多而不繁,安排上课内容以学习欣赏陵墓雕塑为主,宗教雕塑为辅,让学生感受到壮美与智慧的同时,更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艺术风格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用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古代雕塑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的知识块面,并在课堂上汇报研究结果,能够体现团队意识,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实地参观游览并结合本地资源,使学生了解本地风土人文环境,热爱家乡的雕塑建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热爱家乡雕塑建设,具有保护古建筑意识,开拓艺术视野,陶冶雕塑艺术情操。提高艺术素养的感知能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群出现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 难点:比较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异同点,欣赏评价优秀代表作品。 二、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分组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参观法、作业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学习要领,掌握重难点。根据本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它们都是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泰密斯神殿、宙斯神像、太阳神巨像、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城的灯塔及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有哪些同学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呢,能否回忆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为什么谈到秦俑?它跟美术有没有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它属于美术众多门类中的一种 ——雕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出示教学图片),大家看图片(教师板书课题) 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陵墓雕塑? 墓前设置显示地位的石人石兽等雕刻及墓中放置的大量精美的俑,这些都属于陵墓雕塑。 什么是俑:是为改变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也就是偶人。 授课第一部分: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 学生看一组图片 (认识秦俑) 师:这些大型的地下雕塑为什么会出现在秦朝呢,也即秦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 师总结: 古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从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希望死后升天,仍然过着享乐生活,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秦俑满载着秦始皇的梦想与希望,恢宏的气势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映射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景。 学生欣赏图片《跪射佣》和《秦俑一号坑》 师:在这两副图片中你分别看到的是什么,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能否总结秦俑的特点(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秦佣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致广大,尽精微”,细腻生动的个性和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分别请研究“致广大”小组和研究“尽精微”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课前对秦俑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课前把学生分成研究“致广大”小组、“尽精微”小组、“制作流程”小组和“外派”小组) “致广大”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近2万平方米。 形体高大,俑人平均高1.8米,陶马1.7米。 ★多:数量多,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6000个铠甲俑 战车6乘,驾车马24匹等。 种类多,不光有俑人、俑马,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尽精微”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 ★精细:一号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壮美:队伍阵容齐整,装束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拥有力量的美、宏伟的美、整体的美,具有强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