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窑炉及陶瓷烧成.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窑炉及陶瓷烧成 陶瓷是火的艺术。 烧成(烧结)是在热工设备中进行的。 这里热工设备指的是陶瓷生产窑炉及其附属设备。 烧结陶瓷的窑炉类型很多,同一种制品可在不同类型的窑内烧成,同一种窑也可烧结不同的制品。 第一节 窑炉 (kiln) 一、窑炉发展概况 陈浏在《陶雅》中说: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 窑炉作为陶瓷烧制的重要设备,最初的型体是什 么样的? 1、原始烧陶的方法是不用窑的 垒坯露天烧:在地面上挖一浅坑或在地面铺上小石头块,上面放上陶坯后,用干枝柴草围住周围顶部,外面涂抹较稠的黄土泥,上留通风小孔,地面点火烧制。 温度只能达到800℃左右。 我们可以从“窑”这个字来分析,它是由“穴、缶”两个部分组合, 穴就是地坑,缶是陶器。这形象地说明了最初时期是“坑地为窑,复烧为缶”的。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是这样“坑地为窑”烧制陶器。其中有横穴和竖穴窑最为典型。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至今还沿用着这种原始的治陶方式。 2. 距今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时期, 从无窑到有窑的烧制使彩陶有了明显的飞跃。 出现最早的是从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的“竖 穴式窑”或“横穴式窑”。(后又影响到龙山文化 以及南北各地的陶窑。) 《彩陶船形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因为当时用的燃料是植物茎秆和木柴,在烧 造技术上不能完全控制烧成温度和气氛,因此, 仰韶文化的出土陶器多为红陶、灰褐陶和黑陶。 注:红陶--氧化气氛;灰陶和龙山文化时期 的黑陶--还原气氛,温度都不超过1000度。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窑规模都很小,窑内面 积有限,只能装少量的件数。 随着釉的发现和瓷发明,对窑专用功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尤其是窑温的调节和空气的调控,产生带烟囱的窑就势在必行了。 3. 在商周时期,北方就出现了类似馒头的圆窑。河南的钧瓷就出之于馒头窑。 4. 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馒头窑和龙窑。 (1)所谓馒头窑,指窑内的空间和外形似馒 头,这种窑在我国北方比较多见。 (2)龙窑是一种横焰式窑。 在我国南方比较多见。如广东石湾、浙江龙泉、福建的 建阳、德化、宣兴等。在景德镇湖田,也多处发现龙窑遗址。 龙窑的长度最大可达100m左右,内宽2-3m左右,内高2.5-3m左右。 使用的燃料为松柴,后来逐渐改为烧煤粉。 龙窑的主要特点: 升温快、降温也快,维持火焰和还原气氛时间长。 宋代著名的影青、油滴、兔毫以及吉州窑的鹧鸪斑、玳瑁等,大多出于龙窑。 5. 秦汉时期:火膛和容积不断增大,出现了马蹄窑。(马蹄窑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那时还是属于北方的馒头窑) 6. 到了唐代,窑炉的烧制气氛有所改变,但窑炉结构变化不大。 7. 到了元代,出现了葫芦窑。 葫芦窑是景德镇人在元代把马蹄窑和龙窑的特点结合起来,产生的新窑体。 葫芦窑综合了马蹄窑半倒焰的技术和龙窑窑体结构的长处,形成了南北优势并存的产物。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所烧的青花瓷,釉里红瓷以及色彩缤纷的颜色釉瓷,“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 8. 到了明代初期,出现了德化的阶级窑。 阶级窑实际上是从龙窑发展来的,依山坡建 立,不同的是靠着的斜坡筑成了阶级式。 烧成方法:当烧完第一室后,接着烧第二室,一室冷却,当一室冷却的同时,热气体散热通过其它各室,做预热使用。当第二室烧时,预热的空气又通过其它各室。 阶级窑的优点是:废气利用预热,就地取材,利用地形,节省原料,而且温度可达1300℃以上。 9. 明末景德镇创造发明了烧制温度达1300℃以上的景德镇窑。 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 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 镇窑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在葫芦窑基础上演 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把葫芦窑两室之间的折腰取 消,使之变成“形如覆瓮”的蛋型,所以也叫瓮形 窑或蛋形窑,景德镇人把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独 具技术优势的属于平焰式的窑叫镇窑。 小结 原始陶器:无窑烧制:垒坯露天烧,温度800℃左右 仰韶文化时期: “竖穴式窑”或“横穴式窑”,温度900 ℃左右 在商周时期:北方出现类似馒头的圆窑 战国时期:馒头窑和龙窑,温度1300 ℃左右 秦汉时期: 出现马蹄窑 元代: 出现了葫芦窑 明代初期:出现阶级窑,温度可达1300℃以上 明末:景德镇发明了烧制温度达1300℃以上的景德镇窑 二、现代窑炉种类 按照不同标准,窑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