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地基基础不均匀下沉问题及其对策.pdf

某住宅楼地基基础不均匀下沉问题及其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住宅楼地基基础不均匀下沉问题及其对策

维普资讯 陕西建筑 2007年 12月总第 150期 建筑施工技术 某住宅楼地基基础不均匀下沉问题及其对策 钟建国 解小曼 樊曹武 解其 良 (1.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710082西安; 2.陕西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介绍了韩城某住宅楼工程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问题的原因分析与防 止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后地基基础继续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问题的结构加 固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上部结构;地基基础 ;不均匀沉降变形;结构加 固措施 ;整体刚度 1、工程概况 相对于中、西段要小些,并且⑥轴中段比⑧轴中段的 位于韩城市新城区某住宅小区的2住宅楼,为一 沉降变形要更小些。沉降曲线表明,相邻点的沉降平 幢七层砖混结构,东西长66.75m,南北宽 13、74m,共 缓而连续、无突变现象,从地圈梁上表面及挖出基础 四个单元,建筑面积为6086m 。该工程一层为车库, 间回填土后从上往下检查,地圈梁及其下砖砌体、砼 层高2.4m,二至六层住宅,层高 3.0m,七层住宅层高 基础底板均未发现任何裂缝。由于分析不出产生这 3.1m,7度抗震设防。 种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故监理单位建议开发建设该楼 该楼基础原设计为 C25钢筋砼条形基础,因基坑 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委托权威检测机构对该基础 开挖后房屋东端外放尺寸仅 1.2m不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进行检测,查明沉降原因及提出补救加固建议方 故将伸缩缝以东的东端单元变更为钢筋砼筏板基础。 案的检测、分析及鉴定报告。 由于该工程场地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 Ⅱ工级 自重湿 2 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 陷性黄土,设计上采用大开挖 的地基处理方案,基坑 省建检测中15、,在对该地基基础工程进行检测时, 开挖至 一6.8OOm(平面处理范围为基础外沿外放 3. 无论是从基础周边,还是基础 内部开挖的探井,开挖 000m),施工3.600m厚整片素土垫层后,在其上再施 的素填土提到地面后往下一倒便呈现松散状态,在井 工0.90m厚整片3:7灰土垫层,最后在 一2.2OOm基 壁上掏取土样必须细心操作否则则难 以成形的情况 础底板下再施工 0.100m厚 C10砼垫层。要求处理 判断,可能是 由于所用回填土料的含水率偏低导致素 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OOKPa。 土垫层难以碾压密实而导致的后果。 2004年6月 10日上午,施工单位在进行2住宅 检测的素土垫层的压实土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试 楼室外灰土回填施工测量中发现,该楼基础圈梁顶面 件仍具有中等压缩性或偏低压缩性,个别试件仍具有 标高值出现了异常。经建设、监理及施工人员于6月 高压缩性;多数试件仍具有湿陷性,甚至个别试件仍 12日上午按四等水准测量结果表明,① 一⑩轴范围 具有 自重湿陷性。素土垫层下的多数原状土试件则 内全楼地圈梁顶面均发生了整体沉降,⑥轴中段最大 均具有中偏高的压缩性、湿陷性及 自重湿陷性。这些 沉降值达251ram,②一⑤/⑥轴相对于① 一②/⑥轴已 试验结果是与探井开挖情况及该工程岩土勘察报告 经产生了158mm的差异沉降,东段筏基部分沉降值 相符的。 维普资讯 2007年 12月总第 150期 陕西建筑 35 探井开挖情况与压实试验结果与该工程地基处 基础与上部结构整体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