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 第五课时
浓硝酸 浓盐酸 体积比 1 : 3 第 五 课 时 主讲人 宋百刚 环 境 保 护 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2.化学性质: (2)具有酸的通性 (1)不稳定性 4 HNO3 2H2O+4NO2 ↑ +O2 ↑ 受热或见光 (3)强氧化性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 +4H2O Cu +4HNO3(浓)= Cu(NO3)2+ 2NO2 ↑ +2H2O C+4HNO3 (浓) 2H2O+4NO2 ↑ +CO2 ↑ △ 复习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铁与浓硝酸的反应 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溶液变蓝,铜表面有气泡生成,气体为红棕色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氧化氮 溶液变蓝,铜表面有气泡生成,气体为无色,通入空气呈红棕色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一氧化氮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绿,铁表面有气泡生成,气体为无色 发生钝化 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钝化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①常温②浓硝酸③块状铝或铁 钝化 NH3 N2 N02 HN03 NO NH4N03 -3 0 +2 +4 +5 -3 +5 本节知识梳理 合成氨,仿生固氮等 生物固氮,高能固氮等 人工固氮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氮的循环 玻尔是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章获得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即将占领丹麦,玻尔为了不使奖章落入德军手中,他把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并存放在瓶子里。 纳粹分子闯进玻尔家中,连奖章的影子也没发现。战后,玻尔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 玻尔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质奖章溶解的呢?这种溶液是王水。王水的氧化性很强,可以使金溶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用他的知识和智慧保住了奖章,还用他那蔑视敌人、热爱祖国的精神,鼓舞着后人。 阅读 王 水 迁移·应用 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Cu + HNO3(稀) B.C + HNO3(浓) C.CuO + HNO3(稀) D.CaCO3 + HNO3(稀) ? A.Cu + HNO3(浓)→ Cu(NO3)2 B.Cu + HNO3(稀)→ 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 + AgNO3 →Cu(NO3)2? 2.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C A 3.用“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挥发性”填空: (1)浓硝酸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是因为浓硝酸具有 , (2)浓硝酸可使铁、铝产生钝化现象,是因为浓硝酸具有 , (3)打开浓硝酸的瓶盖,可见到白雾,是因为浓硝酸具有 。 不稳定性 氧化性 挥发性 4.向一定量的浓硝酸里加入过量铜,刚开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一段时间后,硝酸浓度会逐渐变 ,反应方程式为 。 Cu +4HNO3(浓)= Cu(NO3)2+ 2NO2 ↑ +2H2O 小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 +4H2O 迁移·应用 预测:到2020年人工固氮达到年平均2.24×1011kg 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赤潮爆发 水体富营养化 天上 人间 地下 N2 NO NO2 HNO3 NH3 NH3 、NH4+、 NO3— 肥料中的无机氮肥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光化学烟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