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伦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的伦理

商业的伦理 一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发展初期企业界通行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术”,商业伦理是“道”,在企业早期,“道”往往在“术”中。中国企业的出现成长,主要是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上一个30年以及下一个30年,可能是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术”是怎么打仗,“道”是为什么那么打仗。我们头一个30年是怎么打仗的?回顾一下上一个30年,中国企业的通用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上一个30年,我们是一个温饱时期的商业模式。 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非常同质化、通用化,大家的商业模式基本上都是顾客导向、大批量生产通用产品,以最低价格、快速度推出。通用产品、低价格、大批量、快速度,这4点构成了基本的商业模式。所谓“通用产品”,说白了就是“大路货”,品种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太有个性。因为越复杂、越有个性,量就不会大。中国人多,市场大,给中国人卖裤子一人一条,就十几亿条,外国人算一算中国的市场真的很大,中国的企业也习惯这个思维方式。十几亿人要摆脱贫困,什么基本消费品都缺,这样的特殊市场环境里产生的企业,自然会把尽快大批生产通用产品当做最主要的竞争方式。 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30年来企业界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取得的成功,其方式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成功最后都难以为继,成功越大,行业越失败,你的成功导致了所有价值链上相关者的损失。从日用消费品到食品饮料,从水到矿泉水、营养保健品等等,过渡到家电,然后到IT、PC等等,最后到汽车、住房、重化工产业,每个产业高速增长的时候,采用的竞争方式几乎一模一样。结果每个行业都打杀出了个老大,但当了老大之后却困惑了,当市场份额非常大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当初家电行业最典型,全行业亏损,现在都缓不过劲儿来。 长虹在1996年想把其市场份额提高到80%、90%,然后重建这个市场,重新立规定,但是它达到30%、40%时撑不下去了。当你已经成为老大可还在追求最大占有率的时候,你很快就会崩盘。大家想想曾经非常火的PDA,这个是中国的创新型产品,商务通非常好,但是一到两年时间几乎没有了。它很快成为老大,很快有很大的占有率,但是追随者很快用同样的价格杀到大家都无以为继。联想国内市场占有率差不多达到30%的时候,他们认为毛巾不能再拧了,所以要做多元化。老大要么是自己不能干了,要么就自己主动去选择新主业。在中国做行业老大是很辛苦的。在美国做行业老大的非常聪明,做了行业的领导者,就代表整个行业讲话,你看盖茨讲话,总是讲人类未来应该如何沟通。他们的口气都很大,他们只关心两件事:人类的未来以及技术的未来。在中国就不一样,在中国做老大很辛苦,就是因为你做“通用产品”,长虹把原来的老大熊猫打垮了,用了几年时间,然后TCL又把它打垮,又过了几年,TCL也艰难了。老大当得好好的,一下子就不是老大了。为什么做老大这么辛苦,就是因为这个通用的商业温饱模式。美国的老大不往回看,他看上帝,看天,再看人民,他不看后面的追随者。中国的老大老往回看,怎么会跑得快呢?所以他老提防后面的人跟上,他怕后面的人,你越怕,你就越完蛋。 中国的各个产业,好比一个庞大的水池,看上去很辽阔,但下面很薄,风一吹过来很快就见底,一点涵养和深度都没有。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和产业。 有一些企业不服气,想做整合者改变这个现象。比如科龙当初想整合冰箱和家电行业的时候,说要整合这个行业,改变这个行业的规则,要将其变得不像过去的那样。但是这些新的整合者都失败了。所有整合的产业在这两年都完了。做行业的老大很辛苦,现在收拾老大、老二、老三,一锅背起来,收拾大好河山的那些整合者也完了,也做不好。中国的产业经过价格战,经过这样的开发以后,后来的整合者都无法进行重新的梳理。的确比较惨烈,打过仗以后,清理战场都没有办法。所有的行业当面临这样一个轮回之后,你的商业模式差不多都是同质的,最后老大都无以为继的时候,整合你的老大也无以为继的时候,这个行业一定是有问题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何以持续发展,何以往下走下一个30年,我认为有很大的问题。 这种商业模式必然有一个伦理在支撑,实际上温饱时期的商业伦理就是顾客至上,穷人商业。商业五伦,有企业家,有投资人,有顾客,有员工,有政府,中国企业最看重什么?中国企业基本上不是企业家的企业,而是顾客的企业。哪一个企业说起来的时候都是顾客至上的,你听一听中国著名企业的口号全部是这样,海尔“真诚到永远”,联想“只要你想”,软件行业“帮助顾客成功”,小天鹅“全心全意小天鹅”,它们把主语隐藏了,而这个主语都是顾客。顾客是上帝,资本是舅舅,不是父亲、母亲,我们的钱是顾客给的,不是资本家给,中国的企业家基本上不认别人,只要顾客说我好就行,“顾客至上”是中国企业家的伦理。但是可惜的是,“顾客至上”前面要加上个定语,“温饱时期的穷人消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