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楼梯课件
(二)电梯门套 1、门套起保护作用,与装修风格一致。 2、在出入口处的地面,应在电梯门洞下缘的位置向井道内挑出一牛腿,作为乘客进入轿箱的踏板处。 3、导轨撑架与井道内壁的连接构造可采用锚接、栓接和焊接。 (三) 电梯机房 电梯机房一般设在电梯间的顶部。机房的平面尺寸须根据机械设备尺寸的安排和管理维修等需要来确定,常用平面尺寸有 1800mmX 3600mm; 1900mmX 3900mm; 3800mmX 3600mm; 1000mmX3900mm; 2400mmX3900mm; 5000mmX3900mm; 2600mmX4000mm; 5400mmX4000mm。 2.自动扶梯可正逆方向运行。 5.自动扶梯的坡度一般采用30°,按运输能力分单人和双人两 种型号。 4.自动扶梯的布置形式有平行排列、交叉排列、连贯排列、集 中交叉式。 四、自动扶梯 1.自动扶梯是大量、连续输送客流。如机场、商场、火车站、 展览馆、地铁站等。 3.自动扶梯在机械停止运转时,可作临时性的普通楼梯使用 , 但不得作安全出口。 四、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的型号不同、厂家不同,设计时需依据具体资料进行 第三节 台阶与坡道 台阶与坡道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基础。 台阶与坡道的坡度一般较为平缓。坡道在1/6—1/12左右; 台阶高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0—400mm左右; 台阶与坡道在构造上的要点是对变形的处理。由于房屋主体沉降、热胀冷缩、冰冻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台阶或坡道的变形。 一、 室外台阶 台阶有室内台阶和室外台阶之分,室内台阶主要用于室内局部的高差联系,室外台阶主要用于联系室内外地面。 1. 台阶的形式 台阶由踏步和平台组成,其形式有单面踏步式、两面踏步式和三面踏步式等。 台阶坡度较楼梯平缓,每级踏步高为100~150mm,踏面宽为300~400mm,当台阶高度超过lm时,宜设有护栏。 在出入口和台阶之间设平台,平台应与室内地坪有一定高差,一般为40~50mm,且表面应向外倾斜1%一3%坡度,避免雨水流向室内。 2. 台阶的构造 台阶构造由面层、结构层和基层构成。 楼梯从一端出挑,以梁的方式出挑 楼梯从一端出挑 ,以板的方式出挑 楼梯从一侧出挑,以墙为支座向两边出挑 楼梯从一侧出挑,以筒为支座悬挑 三、楼梯细部构造 (一) 踏步 1.踏步的面层 2.踏步的防滑构造 (二)栏杆(栏板)、扶手 要求:安全、坚固、耐久、同时造型应美观。 1.栏杆 (1)透空式栏杆 (2)栏板 (3)组合式栏杆 2.扶手 3.栏杆扶手的连接构造 4.楼梯转折处扶手处理 1、不计为安全出口,设电梯仍须设楼梯。 2、电梯最好不要被楼梯环绕设置。 3、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时,数量、侯梯厅深度。 (1)每栋建筑或每个服务区,客梯不应少于两台; 单侧排列不应超过4台; 双侧排列不应超过8台(且不应在转角处紧邻布置)。 (2)侯梯厅深度一般不小于B(住宅)或1.5B(公建) (B为轿厢深度) 第二节 电 梯 一、电梯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 电 梯 二、电梯的种类及构成 1、种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病床电梯和小型杂物电梯等。 第二节 电 梯 二、电梯的种类及构成 1、种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病 床电梯和小型杂物电梯等 2、构成:轿厢、电梯井道、机械设 备等。 土建要求:电梯井道、机房和地坑等。 第二节 电 梯 三、电梯的设计及有关细部构造 (一)电梯井道 设:电梯轿厢、出入口、导轨、导轨撑架、平衡锤、缓冲器等。 电梯井道要求必须保证所需的垂直度和规定的内径,因为电梯的轿厢及平衡重的轨道需依附在井道的内壁上。 1、井道的尺寸 井道净尺寸:1800mmX2100mm;1900mmX2300mm; 2200mmX2200mm; 2400mmX2300mm; 2600mmX2300mm; 2600mmX2600mm等。 2、井道的防火 井道和机房四周的围护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防火性能,其 耐火极限不低于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规定。 3、井道的通风 井道的顶层、中部适当位置(高层时)及坑底处设置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