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类塑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苯乙烯类塑料课件

第六章、聚苯乙烯类塑料 主讲教师:刘仿军 §6.l 聚苯乙烯 §6.1.1 制备方法 一、单体制备 1、实验室制法:将苯甲醛与醋酸酐及醋酸钠一起加热而制得肉桂酸(苯基丙烯酸) (图1)。肉桂酸常压干馏而得单体苯乙烯(图2)。 2、工业制法:先制取乙苯,再由乙苯脱氢得到苯乙烯单体(图3)。 二、聚合 1.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的优点是产物纯度高、透明性好,产品介电、电绝缘性优良;缺点是散热困难,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和局部过热,使产物分子量分散性大,影响到材料的力学性能。 2.悬浮聚合 将单体、引发剂、悬浮剂加入装有水为分散介质的反应釜中,引发剂采用过氧化物,悬浮剂采用聚乙烯醇或碳酸镁。单体以直径约0.1~1 mm的小滴粒分散在水中,可以大大减少散热问题。悬浮剂的作用是使小滴粒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彼此粘在一起。 3.溶液聚合 在溶液中进行聚合,由于体系粘度小,进行搅拌比本体聚合时容易,实施过程中机械设备上的困难较少,散热也较容易。 4.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由于增长链自由基处于隔离状态,使自由基寿命较长,因此聚合反应速率高、聚合物分子量高、分散性小,使其力学性能、耐热性均较优,但由于体系辅助成分多,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等很难清除干净,以致产物纯度比悬浮聚合还要差,后处理也复杂,成本高于悬浮聚合。 §6.1.2 结构与性能 聚苯乙烯分子链结构式如上图所示,可以看作是聚 乙烯分子链上交替地连接着侧苯基。 §6.1.3 聚苯乙烯的加工 一、工艺特性 (1)吸湿率很小, (2)适宜成型的温度范围宽。 (3)制品性能与工艺参数,特别是与成型温度及成型压力有明显关系。 (4)收缩率及其变化范围都较小 。 (5)容易产生内应力 。 二、加工工艺 (1)注塑成型 (2)挤出成型 (3)发泡成型 (4)吹塑成型 (5)热成型 §6.1.4 聚苯乙烯的应用 聚苯乙烯因价廉易得、透明、加工性能好、绝缘性优、易印刷着色,故用途广泛。PS主要应用在以下各方面: (1)制备装饰、照明制品、仪器仪表壳罩、仪表板、汽车灯罩等。 (2)一般电绝缘用品、高频电容器、高频绝缘用品及传输器件,光导纤维。 (3)绝热保温材料,冷藏冷冻装置绝热层、建筑用绝热构件; (4)防震、抗冲击的泡沫包装垫层。 (5)日用杂品、玩具、一次性餐具、透明模型等。 §6.2 改性聚苯乙烯 PS的缺点是韧性差,耐热性低,耐化学试剂耐溶剂性欠佳。通常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改性: (1)利用高分子量聚合物; (2)采用增塑剂; (3)掺合填充剂,例如玻璃纤维; (4)使聚合物分子高度取向; (5)共聚合; (6)利用橡胶类添加剂。 §6.2.1 抗冲击性聚苯乙烯 (HIPS) 一、制备方法 用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对PS改性增韧,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共混法 将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与聚苯乙烯混合(聚苯乙烯与丁苯橡胶配比为80~85:15~20),将混合后的料在双辊辊压机、捏和机或挤出机中共混。两相混溶性有一定限度。共混体中聚苯乙烯相与橡胶相之间的分散不均匀,故所得共混物韧性比聚苯乙烯不会大幅度提高,仅有一定改善。 2.接枝共聚法 接枝共聚法是将丁苯或顺丁橡胶粉碎为碎粒后溶解到苯乙烯单体中,用过氧化物引发进行共聚。共聚反应的实施可以采用一步法或二步法。 接枝共聚的抗冲击聚苯乙烯具有如下的示意性结构通式。 二、结构与性能 用上述接枝方法获得的共聚物,是主链由丁二烯、苯乙烯两种单体相嵌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但又含有苯乙烯短侧支链。 用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增韧效果最好的原因是:它们与聚苯乙烯具有最适宜的混溶性。 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索还有: (1)橡胶用量。 (2)橡胶粒径大小。 (3)橡胶应具有适当的凝胶含量和溶胀指数。 三、加工与应用 抗冲击性聚苯乙烯的加工性能良好,其流动性虽比聚苯乙烯有所减小,但优于丙烯酸塑料和绝大部分热塑性工程塑料,与ABS成型性能相近,可以进行注塑、挤出、热成型、旋塑、吹塑、泡沫成型等。 注塑成型温度约在150~200℃,模具温度可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注射压力为70~200 MPa。 抗冲击聚苯乙烯可用来制备家用电容壳体或部件、电冰箱内衬材料、空调设备零部件、洗衣机缸体、电话听筒、玩具、吸尘器、照明装置、办公用具零部件,也可以与其它材料复合制备多层片状复合包装材料,制备纺织纱管、镜框、文教用品等。 §6.2.2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AS或SAN) 一、制备方法 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其最佳工艺路线是连续本体聚合。将两种单体按比例混合。以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共聚。 在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