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是不是一种国有经济,是为谁服务的? * 李明博,2008年担任韩国总统;金正恩:金日成的孙子,金正日的儿子,子承父业,最高司令官;2010年9月军委副委员长;劳动党委员。老婆金玉凤 回顾新中国历史,给我们造成伤害的不止是西方帝国主义,还有那些曾经的“同志”、“兄弟”,这个教训我们应当汲取。你把人家当“同志”、当“兄弟”,人家把你当“凯子”、当“大头”,你还值得为他多情吗? 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实践到实现 由一国到多国 由一模到多模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三大改造 苏、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评价) 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实质、评价) 过渡模式探索(1917—1928) 建设模式探索(1925—1936) 形成背景 形成过程 工业化(背景、时间、特点、结果) 农业集体化 形成标志 特点 评价 建设模式改革(1956—1991)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逐渐停滞的勃涅日列夫改革(内容、评价) 釜底抽薪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影响) 项目 马克思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所有制 资源配置 流通领域 一、斯大林体制、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项目 马克思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所有制 公有制 工业国有化 多种所有制并存 单一公有制 资源配置 计划经济 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 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 流通领域 取消商品贸易 取消商品贸易 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 斯大林体制、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追求理想的实验,按马克思的设想进行实验; (2)新经济政策:是面对现实的实验,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探索; (3)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实验,重新照搬马克思的传统模式。 二、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比较 (1)背景 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政治危机。 罗——长期实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苏——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扩大生产。 罗——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直接干预,渡过危机。 (3)意义 苏——探索出了一条小农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罗——缓解经济危机并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4)启示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经济 体制 未打破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 新经济体制 “加速发展 战略” 管理 体制 未改变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管理体制 未改变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失控、混乱 政治 改革 ①个人专断 ②全盘否定斯大林 ①个人专断 ②攻击斯大林 ①取消党领导②恶毒攻击斯大林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背景 指导 思想 改革 性质 目标 政治 前提 策略 结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背景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指导 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 性质 “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全盘西化 调整生产关系, 发展生产力 政治 前提 削弱、放弃党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策略 经济改革失败, 过早政治改革 逐步推进,比较稳妥 结果 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 三.国际关系史 1.20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从20世纪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哪几次重大变化? 1919——1945:欧洲中心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45——1991:两级格局(雅尔塔体系) 1991——2015:一超多强格局 未来:多极化格局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 一战结束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和约 其它和约 凡尔赛体系 调整欧洲、中东政治格局 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华盛顿体系 调整了亚太地区的利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洛迦诺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 洛迦诺公约为德国的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演变过程 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德国撕破《凡尔赛》 条约,公开扩军, 进军莱茵非武装区 德、意武装 干涉西班牙 意大利侵略 埃塞俄比亚 日本发动九一八 事变,侵略中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打破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