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设计框图
STC89C52单片机的电动机保护装置,包括稳压模块、按键控制、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模数转换
图2.1 电机保护装置的总体框图
3 主要器件介绍及工作原理
3.1红外传感器红外技术是最近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已在科技、国防和工
农业生产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红外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辐射测量?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其运动进跟踪。热成像系统:能形成整个目标的红外辐射分布图像。红外测距系统:实现物体间距离的测量。5、通讯系统:红外线通信作为无线通信的一种方式。6、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
3.红外测距红外线测距是利用红外光来传送信号,因此,作为红外测距中的红外光发射器件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接收器件的红外光敏管,是构成红外测距系统的基本器件。??
图3.1 红外对管实物图
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较短,一般在几十厘米之内,而这个测距范围是能够满足设计方案要求的。红外传感器的测距基本原理为红外发射电路的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光,经障碍物反射后,由红外接收电路的光敏接收管接收前方物体反射光,据此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根据发射光的强弱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由于接收管接收的光强随是随反射物体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因而,距离近则反射光强,距离远则反射光弱。?
因为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因此,它不仅具有可见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特性,还具有微波的某些特性,如较强的穿透能力和能贯穿某些不透明物质等。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自然界的所有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辐射红外线,因而,红外传感器须具有更强的发射和接收能力。?3.1.2 红外线发射器件的结构?
红外线发射器件是最长用的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原理以及制作工艺基本相同,是只有一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只是所有的材料不同,制造红外发光二极管砷化钾,砷铝钾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砷化钾。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塑料等封装,除白色透明材料封装外,还可见到用蓝色透明材料封装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按发光功率的大小,可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三种。另外,红外发光二极管除顶面发光型外,还有侧面发光型。小功率管一般采用全塑封装,也有部分是采用陶瓷底座,顶端用玻璃或环氧树脂透镜封装的,中大功率管一般采用带螺纹金属底座,以便安装散热片。随着发光功率得提高,相应体积的管子也增大。?
3..3 红外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
红外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非常简单,用万用表RX1K档测量,正向电阻在30KΩ左右,反向电阻在200KΩ以上的管子是好的。反向电阻越大,漏电流越小,质量越好。若反向电阻只有几十KΩ,说明管子质量不好,但可使用。若管子的正向的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或为零,说明管子是废品,不能使用。
3.模数转换芯片TLC2543 引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
表3.1 TLC2543 引脚功能
引脚号 名称 I/O 说明 1~9,11,12 AIN0~AIN10 I 模拟量输入端。11路输入信号由内部多路器选通。 15 CS I 片选端口。在CS端由高变低时,内部计数器复位。由低变高时,在设定时间内禁止DATAINPUT和I/O CLOCK 17 DATANPUT I 串行数据输入端。 16 DATAOUT O A/D转换结果的三态串行输出端。CS。为高时处于高阻态,为低电平时为激活态 19 EOC O 转换结束端,在转换结束后为高电平 图3.引脚图3.2.2 工作时序
TLC2543 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送使用16 个时钟周期且在每次传送周期之间插入/ CS 时序。在TLC2543的/ CS 变低时开始转换和传送过程, I/ O CLOCK的前8 个上升沿将8 个输入数据位键入输入数据寄存器同时将前一次转换的数据的其余11 位移出DATAOU T 端在I/ O CLOCK 下降沿时数据变化。当CS为高时 I/ O CLOCK 和DATA INPU T 被禁止DA2TA OU T 为高阻态。
3.2.3 数据输入格式
数据寄存器的前4 位(D7~D4) 数据当其为0000到1010 间的数据时代表选中11个模拟通道的某一个通道1011到1110代表分别选中测试电压(Vref-+ Vref +) 2 、Vref - 以及Vref + 。D3 、D2 表示输出数据长度D1 表示输出数据的格式( 0 为MSB 1 为LSB) D0 就决定了TLC2543 的工作方式。
3. LCD16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管理.ppt
- 信息系统和管理.ppt
- 胡珊职业生涯规划书定稿.doc
- 胡丽个人专业发展.doc
- 信用卡论坛研究.pptx
- 呼吸内科.doc
- 信用卡这样玩研究.ppt
- 火工品搬运、贮存、使用作业指导书.doc
- 呼市地铁2号线地下连续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 后台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
- 基于SPC的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苍凉笔触下的人性凝视: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书写.docx
-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ocx
- 双层石墨烯边界态对电导与谷极化的影响机制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城市网络:建模解析与结构洞察.docx
-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剖析与战略抉择:以A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的深度研究.docx
- 调节对人眼散光的影响:机制、规律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从传统到消费:中国武术的时代转型与融合发展.docx
- 探秘GlyRS:上游激酶的鉴定与激酶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平行式双水翼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机制与动态特性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