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悼词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悼词精选

我的母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人,朋友们: 2011年3月31日,16时10分,我至亲至爱的母亲在住院治疗两个月后,平静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岁。今天,我们全家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我的母亲! 首先,感谢各位亲友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徐氏家族的委托,代表十个兄弟姐妹及晚辈们,向母亲的神灵点述母亲生平。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母亲出生在科右中旗高丽板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贫困的家境,铸就了母亲吃苦耐劳,勤劳简朴,与人为善性格。善良贤淑的母亲于1949与父亲结婚。家中的二叔、老叔、老姑还未成家,一大家子的生活都要靠母亲来操持。聪明睿智的母亲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压倒,白天操持家务,晚上还要琢磨着如何过日子,在母亲的辛劳下,全家的生活得以维继。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起,母亲相继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十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生活更加拮据。突泉县资源匮乏,土地贫瘠,适逢全国自然灾害,家中口粮都接续不上,父亲母亲为了能让一家老小吃饱饭,最后,母亲和父亲商议后认为,“凭着我们勤劳的双手一定会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带着这种信念,我们举家迁徙至阿荣旗。在父亲、母亲的精心操持下,全家的生活逐渐好转,生活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我们十兄妹成长。从奶奶手中接过当家的钥匙后,母亲的担子更加沉重起来,在那困难的年代,父亲务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重担落在了年轻的母亲身上。那时,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算上老姑,就两个女劳力,一年到头,母亲都要拖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教育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叫,鸡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作坊打米磨面,给猪割草、垫圈。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的手总是暗红微肿的,一有空闲就纳鞋底做鞋、做衣服、补衣服,每天熬到深夜才能休息。记忆中,我们的梦乡总是伴着昏暗的油灯光度过的。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做过小生意,发豆芽到集市去卖,也给人家做过帮工,用赚到的钱,给爷爷奶奶买白糖、罐头。过年的时候,会给我们孩子做新衣服,可我们却从来看不到母亲身上那件灰色底卡布衫换过样儿。三年挨饿的艰难岁月,母亲嚼着小米面酱子让几个年幼的孩子挨过了饥饿。她说不论多苦多饿,绝不让自己的儿女挨饥饿!母亲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既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和奶奶,又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同时还要惦念在外操劳奔波的爸爸,后来姥姥也来到了我家,这样一个大家庭,母亲打理的井井有条,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四年,姥姥、爷爷、奶奶相继离世。经过这一连串的变故,母亲变得沉默寡言。直到儿女长大成人,母亲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 九八年,母亲和父亲进城,定居在那吉镇,我们兄弟姐妹一直在她的身边,孝敬母亲直到终老。 长期的辛勤劳作,透支着母亲的健康,由于人口多,使得我们整个家庭始终过着拮据的生活,农村那段艰难的时光,母亲总是以微笑示人,她的微笑鼓励着我们快乐的学习和生活,那段时光,母亲也始终在勤俭节约的过着日子,她那扎了一辈子的蓝布围裙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放学回来,远远地看见这蓝色,我便闻到了母亲端上饭桌的热乎乎的母爱,哪怕那是我们经常吃的、千日不变样的白菜、土豆、小米粥。家有客来,无论手中怎么拮据,母亲也要想尽办法待客。一壶白酒,一碟咸菜,干干净净的饭桌,规规整整的家居,母亲留给客人的总是热情、干净和淳朴。“父母在,家就在”,在我们十个子女成长的岁月中,母亲身体一度不堪重负,身患疾病。大哥是个极孝顺的儿子,他是个医生,记忆中,大哥经常蹲在灶炉旁为母亲熬汤药,大姐把熬好的药送到母亲身边,喂她服药,我们几个小的贪玩,不知道照顾母亲,可是母亲坚强,她常常忍着病痛为我们洗衣做饭,长大了我们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爱。她给了我们生命,她坚忍、乐观、勤俭、善良、不屈不挠的性格遗传给了她的儿女,如今我们十个儿女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母亲活着的时候常常告诫我们,无论做官还是为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苦日子,要知足常乐。她的晚年,我们尽了应尽的孝心,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母亲,您要一路走好,你的孩子永远爱你! 为了父亲和母亲能够安享晚年生活,二000年,我们十个子女为父母买了楼房,雇了保姆,但不幸的是各种老年性疾病让年迈的母亲没能多享受到我们渴望的幸福生活,她能带病延年到善终,主要是父亲无微不至的照料、母亲坚强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支撑她!在母亲病重期间,亲朋好友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是扎兰屯二叔多次来病床前探望病重的母亲,在精神上鼓励母亲和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母爱。我们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母亲。母亲每次住院,我们十个儿女总是争着陪床。母亲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小妹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