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野外观察与描述.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领域各主要分支学科的相互关系 2、泥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原生色和风化色) (2)单层厚度(中层状0.1~0.5m ;薄层状 0.01~0.1m;极薄层状< 0.01m) (3)裂开:页片状、板状、块状等 (4)沉积构造:纹层状、水平层理、生物扰动 (5)非粘土矿物:主要是碎屑的种类和含量 (6)化石:化石的类型、保存状态 3、砂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原生色和风化色) (2)单层厚度(巨厚层状>2m;厚层状2~0.5m ; 中层状0.1~0.5m ;薄层状0.01~0.1m) (3)碎屑颗粒:成分、含量、粒度、分选、磨 圆及成熟度等 (4)杂基与胶结: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 (5)沉积构造:波痕、干裂、雨痕、虫迹; 压模、沟槽模;层理、结核、潜穴 (6)化石:化石的类型、保存状态 4、砾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原生色和风化色) (2)单层厚度(巨厚层状>2m;厚层状2~0.5m ; 中层状0.1~0.5m ;薄层状0.01~0.1m) (3)砾石:成分及含量,粒度、分选、磨 圆及成熟度等 (4)杂基与胶结: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物类型 (5)沉积构造: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叠瓦构造等 (6)化石:有时保存有植物化石 5、碳酸盐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 (2)岩层厚度(极厚层状、厚层状、中层状、 薄层状) (3)成分类型: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碎屑灰岩及之间的过渡类型 (4)结构类型:如鲕状灰岩、内碎屑灰岩等 (5)沉积构造:前沉积构造:如沟槽; 同沉积构造:如纹层、藻席; 沉积后构造:如滑塌、缝合线等 (6)生物化石:化石的类型(种类多)、保存状态 6、基本层序的观察与描述 (1)基本层序的类型:重点是旋回性基本层序, 有正向、反向甚至双向变化层序。 (2)基本层序的岩性相:组成基本层序的最小 岩石单位。如曲流河沉积基本层序:块状 含砾砂岩→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爬升层理 粉砂岩→水平层理泥岩。 (3)顶底界面:常现冲刷面、暴露面、特殊沉 积层(重力流、生物富集、火山灰等) (4)基本层序的横向变化 三、岩浆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1.基本概念 (1)岩浆——是由地幔或地壳的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 产生的。 其中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又称为深熔作用 (anatexis)。 (2)玄武质岩浆:只能从地幔部分熔融而来,这对于研究岩浆岩成因非常重要。 (3)中酸性岩浆:可以由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而来,也可以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而来。 2、岩浆岩的简单分类 3、主要矿物成分及与岩浆岩 类型的对应关系 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橄榄石 超基性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 基性岩:辉石、斜长石,可含ol、hb 中性岩:角闪石、斜长石,可含px、bi 酸性岩:长石、石英、黑云母,可含hb 4、侵入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1)颜色:色率直接与岩石类型相关。 (2)结构:显晶质-隐晶质;显晶质可按粒度划分(伟晶、粗、中、细、微或斑状、似斑状)。 (3)构造:块状、斑杂状、片麻状等。 (4)矿物成分描述:颜色、种类、晶形、大小、含量,(斑晶、基质)。 (5)岩石定名 (6)与围岩接触关系及依据(侵入、断裂、沉积,切层、顺层;接触边界特点、有无矿化蚀变) (7)岩体形态规模(岩墙、岩基) (8)内部包体描述:深源包体、边缘捕虏体,颜色、成分、大小、含量、分布规律) (9)岩体组构:定向性、节理密度及大小等。 (10)内部接触关系:脉动、涌动 5、喷出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1)颜色:灰红、灰白、灰绿、黑绿色、黑色等 (2)结构:晶质、半晶质、玻璃质,斑状等。 (3)构造:枕状、气孔杏仁、柱状节理、流纹绳状。 (4)矿物成分描述:斑晶、基质;颜色、晶形、大小、含量。 (5)岩石野外定名:主要根据斑晶和颜色 (6)与围岩接触关系及依据(侵入、断裂、覆盖、沉积,接触边界特点,烘烤、矿化) (7)火山岩的产出相(溢流、爆发、火山颈、次火山相等) (8)层序观察:根据气孔杏仁、枕体形态、熔岩流面特征等 (9)韵律及旋回 (10)包体特征:主要注意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