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2013.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文字和史官在夏代前夕已经产生。当时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礼记·玉藻》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①。《汉书·艺文志》谓:“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②】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 《春秋》: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体断代史。长于叙事、战争和外交辞令描写。 《国语》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和发展 一、甲骨卜辞: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2、甲骨卜辞可以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3、商周时期,君王、公侯常把一些重大的事件记录在铜器之上,称为铜器铭文。 古代叙事散文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轨迹 甲骨卜辞—叙事散文的萌芽 易卦爻辞—韵散结合的卜筮之书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xùn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gèn为山,兑为泽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如何卜卦? 特点:记事完整,善用比兴、象征手法,语言古朴凝练,具有实用性。 《尚书》—记言文之祖 《春秋》—记事文之祖 “春秋笔法” 宝钗笑道: “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红楼梦 四十二回 纲目式叙述,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 “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文句简短,记事简略,几乎没有描写成分,但语言谨严精练。 如隐公元年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有,但事件因果过程人物行为性格等则无从知晓。又如僖公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是月,六鹢yì退飞过宋都”, 译:十六年春季,在宋国上空坠落五块石头,当月,又有六只鹢鸟后退着飞,经过宋国国都。 第二节《左传》 (一)《左传》的名称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先秦时期早有解经体文字产生,称为“解”或“传”,“传”是阐释经义的意思。相传《左传》为解释《春秋》而作,是“春秋三传”之一。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其作者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今人一般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二)“春秋三传” (三)《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1.《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与传说; 2.《左传》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3.《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以个别字的褒贬体现思想倾向,擅长以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体现道德评价; 4.《左传》创立了在叙事中或叙事后直接引入议论。 (四) 《左传》的思想内容 1、反映春秋时期日益发展的民本思想。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季梁)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太史嚚yín)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