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第3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解读
1.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居民收入总体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是0.343、0.389和0.412 2013年1月18日统计局公布了近10年的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根据李实的研究数据,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美国最富的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中国是最富的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超美国 。 早在2005年,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工资: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与职工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相对差距由1990年的1.76倍上升到2005年的4.88倍。 非货币福利、社会保障:使得行业之间的差距快速拉大。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拉大。 非货币福利、社会保障: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之间再分配所享受到的子女教育、公费医疗、住房补贴等各种福利区别,差距比会达到6:1。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从大的经济地段上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大体上现在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相当于东部发达地区的40%左右。 从省级单元做比较,最高地区跟最低地区大体上要相当于10倍左右的差距,如果是市、县级比较差距就更大了。 贫困人口的90%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更为严重 . 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 王小鲁考虑灰色收入基础上推算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2008年城镇最高10%收入家庭与最低10%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6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计算9.18倍。 根据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反映,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的人均收入差距有10倍之多。。 提问:收入差距拉大能否等同于收入分配不公? 贾康将居民收入差距归结为7个方面: 源于诚实劳动中努力程度和辛劳程度不同 源于个人禀赋和能力不同 源于要素占有的状态、水平不同 源于机遇不同 源于体制改革滞后 源于“潜规则” 源于不法行为、腐败行为 不能简单的把收入差据拉大与收入分配不公划等号,收入差距拉大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是不公平的,关键要看拉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关注收入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比关注收入差距更重要。 2.初次分配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劳动报酬率偏低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58.1%下降到2000年的51.4%,再下降到2007 年的39.7%。2004—2008年按新口径,该比重由50.6%下降到47.9%。另外,09年为46.6%,2010年为 45.0%。 社科院2013《社会蓝皮书》:近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 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公 行政性垄断行业收入有1/3是靠各类特许经营权获得的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中国经济收入分配报告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真正引发不满的,不是基于公平竞争形成的行业差距和收入差距,恰恰是通过垄断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公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 吴敬琏对收入差距原因的论述:第一,腐败,第二,垄断。这两项事实上都和政府权力有关。这里的垄断,不是经济自由竞争的结果,而是行政权力造成的。 不同身份职工不能同工同酬 农民工工资长期被过分压低 派遣工的工资水平偏低 总之,我国的初次分配主中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在现阶段,应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产生的收入差距作为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 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缩小收入分配不公产生的收入差距。 3.再分配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税收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劫贫济富” 社会保障也存在“逆向调节” 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远高农村,在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上城市也优于农村。 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经费,而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11%的全国社会保障经费。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很差。 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双轨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