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与浩特地区古代农耕文明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旅古文物考古 2002年第1期(总第26期) 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农耕文明概述 李逸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中南部的大黑河中下 游地带的华夏系的农业民族逐渐溯河而上,进 游和浑河下游地带,北面为大青山,东面为蛮汉 人今呼和浩特地区,带来了农耕文明,中原地区 山,南面为丘陵山区,而大黑河流域则是较为平 的传统文化曾一度在这里广泛传播。汉代以 坦的呼和浩特平原,水草丰茂,宜农宜牧,气候 后,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农耕文明就随之减弱或 适宜人居,自古以来北方各族长期生活在这里, 南下撤退,于是又恢复了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 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谱写出祖国历史的重 呼和浩特地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游牧 要篇章。大黑河和浑河,是黄河中游的两条支 文明和农耕文明曾经过多次接触和碰撞,古代 流,自东向西注人黄河,在这两条河流域内古代 北方各族在这里曾创造出丰富的各种文化,其 各族创造的物质文明,汇集于黄河流域于伟大 中有不少游牧民族吸收和融合了农耕文明,创 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呼和浩特地区的古代文 造出了新的文化。本文仅就呼和浩特地区的考 化,有以大窑村南山旧石器制造场遗址为代表 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纪载,概述古代北方各民 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最早的遗物距今约5。万 族在历史时期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接触、 年,最晚的遗物距今约5万年,当时人类是狩猎 碰撞、交流、融合的进程,亦是农耕文明发展的 和采集经济生活。呼和浩特地区发现的新石器 过程。 时代文化遗址,都是在山麓的一级台地或小山 坡上,距现今河流水面20米以上,以托克托县 海生不浪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 约5000年,当时人类以原始农业经济生活为 史籍记载,农耕文明最早进人今呼和浩 主,以石锄、石铲、石镰等简陋生产工具从事锄 特地区是在战国时期。史《记 ·赵世家》记赵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还不能产出大量粮食, 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乘兵强马壮之势,向西北 驯养家畜品种数量也不多,人类社会还没有进 方面扩张,“二十年(公元前 306年),王略中 人文明时代。当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畜牧业从 山地至宁蔑,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 农业分离出来,并在广裹土地上发展成熟起来 唐代成书的《史记正义》称榆中’,胜州北、河北 时,金属生产工具加快农业发展的进程,农耕文 岸也”。唐胜州城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 明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则更快于游牧文 由此可知赵武灵王西征地域即今呼和浩特地 明。呼和浩特地区的古代北方民族,在迈进文 区。该书又记:《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 明社会的时候,原来聚居在这一带的林胡、楼烦 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这次 等北狄系的游牧民族,亦曾创造出许多游牧文 攻略明确称为 “攘地”,也就是将云中九原地 明。约在公元前4世纪初,原居住在黄河中下 方并人赵国版图。《史记 ·匈奴列传》记 “赵 一 12 一 万方数据 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化层盛压在下面.现今城址内地表遗物稀少,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胭为塞,而置云 为近现代港概及洪水淤埋之故,近年曾因配 中、雁门、代郡”。可知赵武灵王在击破林胡 合基建在城址内进行过钻探和发掘。 楼烦后,在阴山南麓地带兴筑起长城,并在这 自赵灵王时兴筑长城在大青山南麓后,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