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要点
*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学们通过制作并观察生态瓶,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活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 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迁入、迁出及其他变化使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就把: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即:生物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呢?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来看一个简单草原生态系统模型:草→鼠→狐 思考:当该草原迁入一群羊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 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哪个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强? 森林 农田 讨论:这个水域在环境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 哪些因素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 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 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 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如果农田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大量捕捉青蛙,会不会造成虫灾? 害虫 青蛙 蛇 农作物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会破坏生态平衡。 创新应用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1.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疾病,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官方正式公布.doc
- 2017版《大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 模拟题:专题十一 交变电流.doc
- 2017版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7新《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第十六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26张PPT).ppt
- 2017生物一轮对点训练:20-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b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物理考纲及考试说明的(哈尔滨2,2017.02.26).ppt
- 2017秩序维护方案.doc
- 2017考纲+考试说明词汇(大纲词汇).doc
- 2017走进航天航空(网络课程).docx
-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人口与环境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