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先秦教育(上).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先秦时期的教育理论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十五岁志向于学,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开始讲学。 五十多岁的时,被迫离开了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 68岁那年,他受聘返鲁,被尊为国老,从此专心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完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校订工作,为中国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杏 坛 周游列国图 孔子被困讲学图 孔子讲学图 一、教育的作用 (一)论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政,教育则是实施德政的基本手段,通过教育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作用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说的性,是指先天的素质;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在孔子看来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二、教育目的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有道德可从政的“贤才”为目标,即培养君子。所谓“君子”,是指具有高尚道德和高超才能的统治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三、教育对象 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无论富贵与贫贱、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四、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书、礼、乐、易、春秋 (一)诗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二)书 春秋以前历代官方的政治历史文件汇编,现在留传下来的为二十八篇,称为《尚书》。记载了夏商以来特别是周初奴隶制国家的重要史实。 (三)礼:指周礼。 “不学礼,无以立。” (四)乐 孔子爱好音乐,重视音乐。 他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五)易 也叫《周易》或《易经》大概形成于殷周之际,包括64卦及其卦辞、爻辞,另外还附有八卦图、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式,作占筮用。 另一部分是《易传》, 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 一 -- (六)春秋 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因为它是按年来编写的,所以就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字来命名,名曰“春秋”。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 六经是孔于私学的主要课程,有人说,《诗》相当于文学课,《书》相当于政治课,《礼》相当于道德伦理课,《乐》相当于音乐艺术美育课,《易》相当于哲学课,《春秋》相当于历史课,这种说法虽不尽贴切,但也不无道理。 孔子教学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 五、教学原则 (一)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他说:“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诱导启发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 开其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达其辞。” (三)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贯彻他的因材施救的原则。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 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弱点,对症下药补弊救偏。最典型的例子是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则不同,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师也过,商也不及。”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四)学以致用 由知到行,学以致用,是孔子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孔子认为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乃是为作事而读书。他认为学《诗》就要会办理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六、道德教育思想 (一)德育的内容 1.“仁”是孔子道德教育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