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探索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新门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新门路

探索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新途径 张瑜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社会的重大挑战,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严重威胁,建设绿色城市,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之一。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能够把握机遇与挑战,依托优势资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为基准点,不断探索打造北方绿色城市的新途径。 关键词:挑战;绿色城市;优势资源;探索;新途径 1.绿色城市的涵义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胡鞍钢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ohn Knott of Charleston认为绿色发展就是“回归一种结合新技术,对气候、地理、文化影响良好的发展方式”。显然,“绿色发展”要求既要改善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还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共同进化。 绿色城市,要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新潮流,意味着污染能耗有效控制、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哈尔滨,是我市富有特色的城市战略品牌,“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彰显哈尔滨“大湿地、大森林”生态优势,推进生产清洁化、生活低碳化,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决定性的步伐,实现生态良好宜居、市民健康文明,让家园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2.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国际发展趋势 一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当前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人类生活需求方式转变。绿色城市是人们与日俱增的绿色消费的必然趋势。目前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识在慢慢提高,对绿色消费的理解越来越透彻,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2.2国内现实环境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发展一度存在盲目扩张、土地资源浪费的尴尬状况,甚至陷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城市发展格局。在经济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消耗过多、资源依赖度加剧、碳排放增加等问题,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绿色发展是全世界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3哈尔滨自身需求 作为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我国东北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依靠过度开发的落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需求,因此全面认识城市承载力,合理开发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城市,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科学决策。 3.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的优势 哈尔滨作为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中俄战略合作升级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幅员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总人口1064万,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型城市,拥有建设绿色城市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一是生态环境宜人,自然风光壮美。哈尔滨大冰雪、大湿地、大森林特色鲜明,是广袤秀美的冰城夏都。冬季冰雪游的规模之大、景色之美、魅力之强,在世界四大冰雪节中独占鳌头。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的“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45家A级旅游景区和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使哈尔滨成为全球50个避暑旅游名城之一。二是文化底蕴厚重,城市风格独特。哈尔滨古今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充满了浓郁的欧陆风情,享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誉,被联合国授予“万国建筑博物城”和世界“音乐之城”。三是产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汇聚。“三大动力”、“十大军工”,奠定了哈尔滨坚实的工业基础。全市拥有49所高校、400多个科研机构、38名两院院士,曾为“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国家重点工程做出过重要贡献。四是后发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我们以松花江为城市发展中轴线,通过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拉开了城市骨架,城区面积已由4272平方公里发展到7086平方公里,空间形态结构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紧凑式组团布局。其中,规划578平方公里的现代北国水城,被国家列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137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城、462平方公里的哈南工业新城以及群力、哈西等新区,正在打造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4.哈尔滨打造绿色城市的新途径 面向未来发展,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基础、资源优势和区域特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规划城市,通过绿色产业、绿色文化、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等途径,努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低碳环保、适宜人居、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 4.1着力拓展绿色城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