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3 - 副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理论3 - 副本

* 传播学理论 第三讲 对应教材第四章 The role of perception in communication 传播中感知的作用 周裕琼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yuqiongzhou@126.com 每周一12:00-14:00学生接待 * 今日提要 上一讲回顾 Perception(感知) 那些因素影响感知? 哪些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的感知过程? Schema理论、潜意识感知、图片感知(视觉修辞理论) 选择性接触 selective exposure 选择性注意 selective attention 选择性记忆 selective retention 选择性感知 selective perception 大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 选择性传播过程的四大环节 selectiv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 上一讲回顾 拉斯维尔的5W模式有何意义与局限? 香农-韦弗的数学传播模式有何意义与局限?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有何特色? 美国学者的传播模式与德国学者的传播模式有何不同? * Perception在教材中翻译为“理解”,这是值得商榷的 更恰当的翻译应该为“感知” 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是先感知(perception)后认知(cognition) 感知 perception的定义 是我们解释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资料的过程。 通过这个复杂的过程,人们选择、组织和解释感官刺激 使其成为关于世界的一幅有意义的连贯画面 对于这张桌子 我们先通过感官: 眼睛、手脚、鼻子、嘴巴、耳朵等 去获得对桌子的感知/perception 然后,我们会结合自已已有的知识 对它的作用、攻能等等 产生认知/cognition * 我们的感知可靠吗?案例导入: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做出一个设想: 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他们的被套上了枷锁,不能走动也无法转动,只能够看到面前的墙壁。在他们背后燃烧着一个火炬,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人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说话做动作。 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这些影子和回声当成全部的现实。 * 案例讨论:我们是身处洞穴中的囚徒吗? 1、对于这些囚徒来说,眼见是否为实? 2、他们所认为的“现实”可能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如果一个囚徒获得自由,来到地面上,会有什么反应? 4、我们是否也曾处于类似的情境? 5、如何突破“洞穴困境”? 6、中国文化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比喻? * 感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由物理特性客观决定 视觉欺骗图库 功能性因素:由心理因素主观决定 结构性因素我们无能为力 功能性因素我们要好好研究 * 影响感知的心理因素之一:基于过往经验得出的假定 这些假定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者提出感知的交往观(transactional view of perception) 在感知的活动中,观察者与世界(被观察对象)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单眼的扭曲房间 发生视觉扭曲的基础是: 观察者事先假定房间后面的墙与前面的墙是平行的 而这一假定又是基于平时的观察: 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是 前面墙与后面墙平行的 * 仅仅看这张背影 你会认为这是一个美女吗? 如果她转过头来是这样呢? 下次再见到这样美丽的背影 你会怎么想? * 影响感知的心理因素之二:文化期待/cultural expectations 我们更容易感知到符合自身文化的场景,而忽视陌生文化的场景 Bagby(1957)利用特治双筒望远镜式的工具 让12位美国人和12位墨西哥人 看10对幻灯片,每对中有一张美国文化的图片和一张墨西哥文化的图片 每对放映60秒,请他们报告首先看到的或看到时间最长的场景(主导场景) 左眼 右眼 * 墨西哥场景占主导的次数 美国场景占主导的次数 总次数 墨西哥男性(6) 44 16 60 墨西哥女性(6) 45 15 60 美国男性 (6) 7 53 60 美国女性 (6) 12 48 60 案例: 祖国在心中 国旗在眼中 * 影响感知的心理因素之三:动机/motivation Mc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