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绿色电子产品报告指南-报告摘要.PDF

2014绿色电子产品报告指南-报告摘要.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绿色电子产品报告指南-报告摘要

  2014 綠色電子產品報告指南 - 報告摘要 手提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子工具,而且消費者購買 和淘汰電子產品的速度與電子產品帶來的污染危害正成等比級數般持續向上攀升。有鑑於此, 對綠色電子產品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同時,工業界也證實綠色電子產品並非遙不可及。當公 司願意將電子科技業引以為傲的技術和創新精神充分運用到乾淨製造的過程中,就會看到改 變,包括提高電子產品的能源效率,亦或是逐步淘汰電子產品中使用的有害物質。 雖說電子產業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關鍵且棘手的問題仍然存在,甚至日趨嚴重。 在東亞地區的電子產品供應商,其生產過程中仍然繼續使用大量的污染能源。即使少數領導 品牌已將最有害的物質從產品中淘汰,可說是一大進步,但仍有很多大公司在這方面遠遠落 後。例如有害物質聚氯乙烯(PVC)仍被大量用於電腦和電視以及線路等產品,而且這些危 險物質將殘存在電子廢棄物中,長達數年之久。 據估算,到 2017 年,電子廢棄物將增加至 6,540 萬噸。這些電子垃圾大多被出口到發 展中國家,回收利用更造成許多污染問題,像是很多危險的小型回收場,影響當地居民的健 康,並構成很高的環境風險。很多公司的電子產品主動回收政策漸入佳境,但這回收的速度 卻往往趕不上消費者購買的速度。 僅在 2013 年,全球手機銷售量就高達 18 億支。預估 2014 年最受歡迎的電子產品(手 機、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的銷售量將成長 6%,達到 25 億臺。放眼整個電子工業界仍建立 在非永續發展的生產模式上,嚴重影響環境和人類健康,而全球性的消費增長趨勢則使這種 負面影響更加惡化。 淘汰電子產品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從電子產品中淘汰有害化學物質已經有了顯著進展。為了回應環保訴求與維護消費者權 益,企業採取逐步淘汰有害化學物質的政策,而綠色和平於 2006 年發布第一版「綠色電子 產品指南」後,進行長期評估電子產品淘汰有害化學物質的狀況,在剛出爐的最新綠色電子 產品報告指南i 中,整理出一些重點進展:    淘汰使用聚氯乙烯 (PVC)和溴化阻燃劑 (BFRs)。  相較於 2006 年,目前不含嚴重有害物質的電子產品明顯增多。ii市場上超過 50%的品牌 手機,包括 Sony Ericsson(索尼愛立信iii)、Apple(蘋果)、Nokia(諾基亞)的手機產品 完 全不含聚氯乙烯(PVC)或溴化阻燃劑(BFRs)。  Apple 是唯一一家所有電腦零部件、以及產品外部電線都完全淘汰聚氯乙烯(PVC)和溴化 阻燃劑(BFRs)的公司iv 。儘管市面上 50%的公司在其餘零部件中已停止使用聚氯乙烯 (PVC)和溴化阻燃劑(BFRs),仍有其它電腦廠商的電線和一些外部零件繼續使用聚氯乙烯 (PVC)。  雖然 Philips(飛利浦) 在 2010 年生產的 Econova LED-TV 完全不含 PVC 與 BEFs,顯示 淘汰 PVC 與 BFRs 沒有技術層面問題,但目前市面上卻沒有任何電視完全不含聚氯乙烯 (PVC)和溴化阻燃劑(BFRs)。Samsung(三星)作為最大的電視機製造商之一,也放棄先前 淘汰此類有害物質的承諾,此舉同時阻礙了業界在這方面的進展。  HP(惠普)、Dell(戴爾)、Lenovo(聯想)、LG Electronics(LG)、Samsung、Toshiba(東芝)、 和 Panasonic(松下電器)皆因為延遲淘汰時間或是減少淘汰內容而未能達成其要全面淘汰 的承諾。 電子產業將聚氯乙烯(PVC)和溴化阻燃劑(BFRs)從產品的所有零件中完全淘汰的企圖心須 再接再厲。近年來市場變革也可能威脅目前手機在環保上所取得的進步,像是低成本廉價智 慧機的製造商,如華為、小米和 Micromax,其市佔率快速擴增,它們需盡快採取停止使用 有害物質的政策,否則很可能使過去五年整個產業好不容易獲得的環保進展付諸東流。  從供應鏈停止使用與排放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