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课《再别康桥》导学案(精).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诗两首 班级: 姓名: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张鑫 编号: 第2课时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反复诵读诗歌并背诵。 3.了解新月诗派的特点。 【学习重点】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三美”。 【学习方法】 1.诵读欣赏法 2.品味诗歌语言 【预习指导】 1、反复诵读诗歌并背诵。 2、感受诗歌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阅读以下材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异。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2)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前期从1925年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的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后期新月派以《新月》月刊为主要阵地,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志摩、梁实秋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3)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上。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广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预习检测】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支撑( ) 掌管( ) 漫溯( ) 扑朔迷离( ) 生肖( ) 笙箫( ) 嵩山( ) 长篙(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斓( ) 谰( ) 绽( ) 淀( ) 【自研探究】 《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