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周练(9.17)历史试题.doc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周练(9.17)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周练(9.17)历史试题.doc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周练(9.17)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A.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B. 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 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 思想史是人类历史最主要的构成因素 2.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 A.兵广粮足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3.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4. 秦国相国吕不韦在编撰《吕氏春秋》时说:“物” 时说: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 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 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由此,你推断《吕氏春秋》应是( ) A.歌颂三皇五帝功绩方面的著作 B.杂糅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 C.歌颂吕不韦个人功绩方面的著作 D.研究诸子百家思想的专著? 5. 汉武帝时,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6.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7. 下列反映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史实是( ) A.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家提倡复兴儒学 B.封建帝王重视儒家,开始建立太学,传授儒家思想 C.儒学失去了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的体系? 8.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9.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 B.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10.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 A.道教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1.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12.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