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周二测试 古代经济2 一、选择题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3.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6.《史记·商君书·垦令》记载:“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废逆旅”“壹山泽”。商鞅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当时(  )。 A.阻碍了秦国商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 C.维护了秦国社会的稳定,并使秦国军事力量增强 D.导致商鞅众叛亲离,促使秦国社会矛盾激化 7.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②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③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的国力 ④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已基本瓦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明代“三言”“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肯定了商人对利益的追求,也对他们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私欲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清代以后,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些反映出(  )。 ①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 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频繁的社会现实 ③明清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 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9.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14.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 126 43  537 74  1 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 台湾) 45  45919  131 51  54515  205 43  97639  511 广东 -  - 72  1 270 71  1 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

文档评论(0)

kejie808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