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子女教育菁华录.ppt

  1.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名人子女教育菁华录.ppt世界名人子女教育菁华录.ppt世界名人子女教育菁华录.ppt

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 益西彭措堪布講述 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二、今天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劝勉大家一致在根本上努力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乎。】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 【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 【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骄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 【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姿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于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 【愿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古代胎教方法 转载胎教、教子有方 自古就知胎教能提高智商 在我国古代,早有胎教之说。相传孟子之母亲曾说过:“吾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曾经记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爱、兹良之事,则生子聪明,才智德贤过人也。” 传说中的后稷母亲姜源氏怀孕后,十分注重胎教,在整个怀孕期间保持着“性情恬静,为人和善,喜好稼墙,常涉足郊野,观赏植物,细听虫鸣,迩云遐思,背风而倚。”因此出生后的后稷成为我国农业上最有成就的始祖。 道德教育从妊娠开始   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重视“德育”,从怀胎十月开始,以父母的言行作为身教,让胎儿在最纯洁的状态下潜移默化…… 汉朝重视胎教,对孕妇要求严格    西汉有名的政治家贾谊在《新书》中写道:“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刘向所著的《烈女卷》亦云:“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对千余儿童多年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人的智力的获得,50%在4岁以前,余下的30%是在4——8岁之间获得的,另20%是在8岁以后完成的。4岁以前完成50%,应该包括胎教在内。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在妊娠期间对胎儿反复良性刺激,可以促进人类智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知,汉朝对于怀孕妇女的要求相当严格:睡眠不可侧卧,必须正直地躺平;坐与站立皆需正直身体;不吃味道奇怪、切割不正的食物;不看、不听淫邪的事物;笑的时候轻柔、即使有怒气也不得口出恶言;夜晚时朗诵经书予腹中孩儿。如此胎教,孩童将来必会是一名行为端正、才德兼备之人。 古医书:音乐安定孕妇心神   古代医书《医心方.求子》一书中所条列的胎教事项更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阪,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禁止事项繁多,其严谨可见一斑。 除了诸多规范,《医心方.求子》书中也建议孕妇可以“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这方面倒和现在的音乐胎教有些相似,不过这里的音乐并非是直接影响胎儿,而是安定孕妇的心神,以母体的精神影响胎儿,可说是相当科学的作法。  太任胎教有功,周文王圣德卓著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胎教,莫过于《周室三母》中的太任(一为太妊)。书中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除了后天的教导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中国自古就重视胎教,将胎教的方法写于玉板上,藏于金柜中以做为后世的训导。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故孕妇须谨守礼仪,从全方位给胎儿良好影响。 《烈女传》记载了享国800余年的周朝王妃太任的“贤行胎教法”:“太任之性,端壹诚庄,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周文王是历史上著名的笃行仁义、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具圣智慈理的君王。 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按古文的记载,要“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还要做到所谓“四勿”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