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1地球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地质学 宁超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地球形状的证实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哥伦布—意大利人,1492年10月12日发现巴哈马群岛—欧洲人从不知晓的新大陆 ,1499-1552又三次西航,认为到达了印度,印地安人名字错误沿用至今。参与航海的“阿美利哥(America)写了一本游记,指出所到之处并非印度,而是一片新大陆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麦哲伦—葡萄牙贵族—优秀航海家 1519年9月20日—1522年9月7日完成环球航行,证实地球为圆形。由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饶过非洲回到西班牙。 出航时5只船,256名水手,回到西班牙一只船,18名水手。死亡247人,包括麦哲伦本人死于菲律宾土著人的内讧中被杀。 里舍的天文考察与牛顿的计算 里舍—法国天文学家,1672年携带天文钟到奎亚那的开云(靠近赤道)进行天文学研究,发现天文钟每天慢2分28秒,后来告知牛顿,牛顿解释为赤道带上重力减少,并经过计算,提出赤道凸出,两极扁平,地球非圆形,而是椭圆形。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东海大陆架剖面示意图 四、地球的磁场 5. 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 地球的重力 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合力。因为离心力相对很小,即使在赤道也只有万有引力的1/289,所以重力基本上就等于万有引力,方向也基本上指向地心。 5.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 重力在地表的变化 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地壳与地幔的密度都比较小,从地表到地下2900km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随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有波动。在核幔界面上,重力值达到极大,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平衡,重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变小为零。 6. 地球的弹塑性 对流层 平均厚度12km,含大量水蒸气和尘埃,质量占大气圈质量的75%。表现为强烈的对流。大气降温率是6.5℃/km,对流层顶部温度约为-53~-83℃。风、霜、雨、雪、雹、雾等气象现象均发生于此层。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地表以上55km的范围。大气呈水平运动。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存在数层臭氧层,几乎占大气圈质量的25%,无天气现象。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大气呈对流运动。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暖层 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800km的范围。内部存在多层的电离层,也称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由下到上升温,到300km高空,温度可高达1000 ℃(低轨道卫星100-300,航天飞机240-350) 扩散层 从暖层顶到外层空间。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 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是不一样的。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nm(蓝紫光)到700nm(红光)。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主要有两种:丁达尔散射和瑞利散射。尘埃、水雾等能在空气中形成胶体的微粒对光的散射属于丁达尔散射,丁达尔散射的特点是散射光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无关,因此白光散射后仍然是白光;瑞利散射是由极小微粒(分子、原子等)产生的散射,其散射光强度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对蓝紫光的散射最强,蓝紫光散射强度接近红光散射强度的十倍,又因为人眼对紫光不太敏感,所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 2. 水圈 地球表面连续而不规则的水体称为水圈。水体的形式有河、湖、海、冰川(盖)水蒸气、地下水等,并形成一个包裹着地球的完整圈层。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体覆盖的区域占地表面积的3/4。在太阳能、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水圈中的水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水循环。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水圈与大气圈间的循环。 3. 生物圈 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和微生物等生活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及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目前已知的生物有近两百万个种。生物的演化发展受控于自然环境的演化,通过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化石的研究就可以知道地质演化的历史。 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地球的表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占70.8%,陆地占29.2%。 大陆形态按高程和起伏变化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洼地。 海底地形按其特征可划分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岭或大洋中脊。 陆地地形主要类型 山地: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地区; 丘陵: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为地表相对高差不大、山峦起伏的低缓地形; 高原:海拔高度在600m以上,表面比较平坦且宽广,或偶具一定起伏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