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昊楠-华府樟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昊楠-华府樟园

华府樟园老建筑改造与周边环境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历史沿革 该建筑位于大华清水湾住宅区三期地块内, 东南两面有苏州河流过,住宅区西临凯旋北路,北近金沙江路。 该建筑位于原南林师范学校校址内,曾经是南林中学。南林中学位于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创办于1963年,1982年5月31日,为适应文革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将南林 中学改办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上海市南林师范学校。1997年7月上海市南林师范学校被划归华东师范大学。 图1 建筑鸟瞰图 1.2房屋建筑检测现状 1.2.1.该老建筑长29.04m,宽21.11m,占地面积约635m2,总建筑面积约1200 m2。该建筑为近代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砖木立贴式,木屋架、坡屋顶,西式风格的清水外墙以青砖为主,用红砖装饰。主体为五开间、前后两进、有两厢的江南院落式建筑,前部结合了一个西式七开间的两层券廊,主体共两层。外围砖墙承重,建筑内部为木框架体系,内部墙体有木立贴、砖砌体承重墙。房屋各立面参见照片1~4。 该建筑外立面基本保存,没有明显改变,南立面门头山花及柱头山花饰基本保存完好,参见照片5~6。 1.2.2但建筑缺乏维护,总体上破坏严重,显得破败不堪: 1)南单元外廊现状:该建筑第一进在前檐柱前附设了一个西式外廊。外廊立面的主体材料是砖,局部有石膏和仿石材的水泥构件。外廊上宝瓶式栏杆有开裂锈蚀现象,参见照片7。 2)阳台现状:东单元阳台除台板外基本无存。西单元阳台保存稍好,阳台屋顶、板面完好,栏杆立柱、雕花挂落等尚存,但栏杆没有了,参见照片8~9。 3)墙体现状:全部的门窗已被拆除、门窗洞口破坏较多,参见照片10~11;内墙破坏严重,北单元部分墙体坍塌,参见照片12~13 ; 墙体砖块质量较差,少部分砖墙表面被严重侵蚀,参见照片14。 5)楼板现状:目前室内绝大部分楼板已经损坏,楼梯也被拆除,参见照片15~16。 6)屋顶由于年久失修,渗漏雨水,局部塌陷,损坏比较严重,参见照片17~18。 第二章 老建筑修缮建筑方案 2.1建筑形制与空间 建筑的主体是五开间、前后两进、有两厢的江南院落式建筑,前部结合了一个西式七开间的两层券廊。 2.2 设计总则 2.2.1设计依据 大华清水湾三期老建筑始建于20世纪10年代,具有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严谨而富于装饰,以青砖砌就的墙体为背景,饰以红砖横向饰带,柱头、窗过梁、窗台等部位均饰有精美石雕,该历史建筑历近百年,其使用功能几经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外立面砖墙保存较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因此,尽管该建筑结构破坏严重,未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但我们仍坚持: (1)以严格复原的方法完成建筑外立面修缮设计; (2)在保持历史建筑原有形制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再生设计; (3)对室内保留下来的特色构件进行修复并进行原位展示。 6.2 .2设计方法 (1)最大限度地保存和保持建筑本身留存的原物与原件,最大程度地保持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以近年房屋质量检测报告和测绘图纸、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立面进行符合原真性和可识别性原则的修缮; (3)以新的结构、材料技术和功能需求为依据,依据识别性原则对建筑内部进行再利用设计; (4)在原建筑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满足新的使用功能的需要。针对损坏和结构的薄弱环节以结构加固的方法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年限。 6.2.3重点设计部位的选择 (1)内院:原有形制的保留与新旧材料的”可识别的“对比和谐 (2)下沉庭院:地下新结构与地上历史建筑的关系处置 (3)立面修缮:砖墙材料修复,窗的复原,屋顶的复原 (4)门厅设计:保留构件与新结构的关系 施工现场照片 外立面复原设计图 缺失阳台复原效果图 内部空间改造效果图 老建筑周边环境设计方案 满足现代功能需求增加建筑外廊,从而扩大内部使用面积,外观上达到形制的统一,风格的协调。建筑结构上采取与老建筑相对独立的抗震结构设计,起到对老建筑保护的作用。老建筑庭院也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海派老上海风格,用传统的金山石结合铜艺,勾勒出庭院精致、沉稳的气质。庭院中心是湖石的跌水景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还原与再现。从而让有限的庭院空间产生无限的美。 老建筑外廊实景图 老建筑外廊实景图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