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校园建构之发展历程.PDF

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校园建构之发展历程.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校园建构之发展历程

台北科技大學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歷程 一個成功的生態校園或生態社區甚至生態都市,皆應是社區居民長期的人文 關懷所營造出來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北科大)的中長期校園發展即 是以「人文、生態、科技校園」為願景。北科大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始自 1980 年主要分為四個時期:一、萌芽期(1980-1999 年)。二、整合期(2000-2002 年)。三、實踐期(2003-2008 年)。四、願景期(2009 年-迄今)。 校園生態環境設計是國家生態環境建構中重要的一環。每個人心中皆有一顆 綠芽,只等待著被澆水成長茁壯,北科大生態校園於建構過程中,此綠芽已慢慢 成長蔓延,這是一種整體的成長,它形成了一股潛伏的巨大支持力量。面對環境 保護日益重視的廿一世紀,北科大未來更要珍惜既有成果並將生態校園作更精緻 化的經營,於行政體系內制定相關綱領,將之制度化乃當務之急。 一、 前言 台北市為台灣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肩負台灣參與全球化國際競爭的責 任。台北市的首都綠軸西自台北火車站東至松山菸廠,包含五鐵共構轉乘站、華 藝文特區 、光華區段,巨蛋運動園區等 (圖 1)。北科大是位於此首都綠軸上 的唯一大專院校,位處都心並為捷運交通樞紐,都會活動頻繁,為典型之都會大 學,理當於台北市的都市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台北生態城市的總體目標下,北科大校園規模適中,建構一人文、生態、 科技校園必可達立竿見影之效果。首都綠軸上的光華區段以展現科技、教育、藝 文等意象為目標,北科大可扮演整合角色。北科大不斷努力企圖突破既有界面限 制,結合週遭環境,未來將落實一連串校園中長程規劃,期以北科大為中心,參 與周邊都市環境永續發展,以一整體性規劃,建立人文、生態、科技三位一體之 都會型開放校園,建立一首都綠軸上之永續大學。 圖 1 台北市綠軸版圖發展示意圖 二、 北科大校園歷史變遷概述 北科大創立於西元 1911 年,歷史悠久,在現址設立工業人才講習所,開本 省工業教育之肇端,隨著歷史演進,校名亦有更替,從早期的「工業講習所」至 1997 年 8 月改名為現在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北科大校園空間變遷至今,已屆 整體環境重整契機。科技研究大樓啟用,滿足校園停車需求,地面開放空間應回 歸校園行人。新莊捷運線即將於西元 2010 年啟用,與板南線於忠孝東路與新生 南路之交叉點,已成為校園主要人行新入口,營造出一新的都市校園意象。光華 新天地已啟用,光華區段之發展正積極進行,北科大空間重整將可居主導角色。 三、 北科大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歷程 因應北科大邁向國際化典範大學之目標,校園發展已逐步朝向建構一社區共 生共享、機能多元之生態校園,主要分為四個時期:1. 萌芽期(1980-1999 年); 2. 整合期(2000-2002 年);3. 實踐期(2003-2008 年);4. 願景期(2009 年-迄今)。 1. 生態校園萌芽期(1980-1999 年) 追溯至 1980 年,當時的總務長是孫國順,其出發點是要增加人文角落,改 善校園的環境。這種人文的關懷在生態環境之營造扮演了深層結構的角色,此亦 即於 2003 年後,將「生態校園」改名為「人文生態校園」的原因。當年學校購 置大量石頭、在榕園及校園其他角落佈置水景,並於臨新生南路之光華館、土木 館、材資館牆面上種植多樣的爬藤,此築有鳥巢的綠籬成為對外的生態校園意象 (圖 2)。 圖 2 北科大生態校園意象 1989 年「建築科庭園(圖 3、4)」之施作是第一個結合設計教學與實作的 人文活動及生態考量空間,由學生實質設計施工,於原本積水的入口空地,鋪上 河沙及平臥紅磚容許水氣滲透,當時透水鋪面之觀念尚未萌芽, 2008 年 11 月 Discovery Channel 來訪時發現紅磚上長滿了青苔而點綴用的水泥塊則不長。 1994 年建築科遷移至新大樓(設計館),其旁邊的空地陰濕且無人使用,因此結 合建築設計課程將其塑造為「新科館庭園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