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媒介批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媒介批评

传播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媒介批评   今年注定是大事频频发生的年份,而每一重大事件都是以新闻传媒为舞台的,从一月份到八月份北京奥运会召开,可以说一直没消停,而在奥运会结束、残奥会尚在进行的九月中旬,又爆出了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由于是食品安全问题,又发生在专门针对婴幼儿群体的商品,性质极其恶劣,舆论激愤。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境内外记者提的问题空前尖锐,其中有记者质问,据说三月份就有人在质监总局网站上投诉,另外,三鹿集团至少在八月份已得知奶粉导致婴幼儿肾结石等病症,但是却迟迟拖至现在才掀盖子,是不是为了怕影响奥运气氛?……这事实上是在质疑有关部门的政策科学性与合理性,由于政府举办的直播新闻发布会的特殊影响,很早以前就有外国记者借提问的机会行发布新闻之实,这次有些境外记者似乎也不无此意,以前甚至发生过当场批评提问者的难堪场面,推诿或顾左右而言他更是惯用手法。然而,这一回面对记者的提问,几位政府官员并没有回避,而是一一予以答复与解释,显示出在危机事件传播对策方面,由于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冲击,新闻发言人们已经越来越能包容,也更加理智与成熟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闻评论的跟进过程中,媒介批评发挥着质疑、探讨、商榷、纠错的作用 网络为媒介批评提供了舞台 互联网的海量无限容量以及分门别类、定性搜索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在传媒领域无孔不入的优势地位。媒介批评本来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内部的事情,但是由于互联网的链接、搜索功能,可以极方便地与热点新闻事件捆绑在一起,从而使带有专业性质的探讨与切磋,同样有了面向大众的机会。各大论坛都在就新闻进行评首论足,真正做到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各家网站在三鹿奶粉事件的专题与讨论中,都伴发了媒介批评类的文字。如早报网就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9月14日对三鹿奶粉正面宣传的新闻予以全文转载,不用加以评论,就可以说明问题 本次三鹿奶粉事件是由甘肃的报纸先行引爆,而企业所在地也即销售最集中的地方石家庄却没有媒体作相应报道,不过,一个城市或一个省份的失语已经没有意义,在今天的传媒环境中,任何地方企业与政府官员,想一手遮天已经是痴心妄想,只要有一个城市的媒体发表了一条真正关系重大的信息,迅即会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而在全国媒体都集中火力报道某一重大丑闻时,丑闻发生的所在地媒体却一片沉默,这本身就是媒介批评 网络是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也为专业性、学术性媒介批评创造了生存空间。国内最早从事媒介批评的学者之一王君超博士,早在2001年就曾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开设“媒介批评频道”,2007年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的支持下,主持开办了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媒介批评专业站点――媒介批评网,为传播 业内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 媒介批评走向专业化分工 媒介批评近些年持续升温,专门的学术著作也陆续问世。2001年,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和王君超博士在国内先后推出媒介批评的最早两本专著――《媒介批评通论》、《媒介批评――起源刘宏教授也对媒介批评多有建树,他们在期刊和在中华传媒网所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广受重视 在媒介批评实务方面,电视与网络批评最为活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2002年出版的《尹鸿影视时评》、华南理工大学李幸教授2005年出版的《李幸电视批评文集》,以及最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的媒介批评文选《第三只眼睛看传媒》也即将付梓,主要内容指向近年来中美互联网和影视文化中的热点媒介事件 在期刊批评方面,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主编的《媒介批评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报刊专题审读案例选辑》一书刚刚于本月问世。前几年,党红英、刘莉等新闻工作者为光明日报出版社撰写了《中国杂志评论》一书,对上百种杂志进行专题点评。这说明媒介批评在走向专业化,也就是按照传播的门类,有针对性的、相当内行地进行批评。可能是惯性所致,近年来广播的专著出版偏重于业务与经营,而对于理论探索与学术建设有所忽视,所以,我尚未见到专门的广播批评专著……而对于格外繁荣活跃的广播节目来说,对批评的需求紧迫性并不亚于互联网、报刊、电视 批评家对某一传媒领域、某一传媒题材(如财经或军事、体育)有着长期、专业的关注,才看得清、谈得到位。以李幸教授为例,作为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从事电视工作有年的学者,他对电视的了解与熟悉是毋庸置疑的,而学术训练与理性思考能力又使他能站得高、看得远,因此,他的批评文章总是切中要害,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建设性。为同行掌眼把关,充当的是义务的教练与裁判,意见是真诚而善意的,所以业内人士愿意听。虽然有时也许批评家会骂人的,听着很刺耳,但是,苦口良药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的道理,凡有常识的人都懂 在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