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精选

想一想、练一练 2.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庆祝。” (1)“这件大事”指得是什么历史事件? (2)为什么说这次大事是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抗日战争的胜利 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是 ; (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3)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从这两位不同时期的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了解到 台湾在近代史上与祖国大陆有过哪几次分离? 1.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1895年《马关条约》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第二次:1949年底,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两岸分离至今。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 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请回答: (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2.阅读下列材料: (2)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3)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二:   从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分析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说出两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①中国贫穷落后,综合国力不敌日本;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是全民族抗战,尤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战。 启示:国共和则民族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9----1937.7----1945.8) 考试说明和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 标志 局部抗战阶段 七七事变 标志 全面抗战阶段 西安事变 标志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九 一 八 事 变 1931.9.18 沈阳柳条湖 结果: 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时间: 地点: 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影响 西安事变 时间、地点: 人物: 目的: 结果: 影响: 1936.12.12、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提示:该事件与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密切关系。 南京大屠杀 时间: 地点: 抗击军队: 影响: 七七事变 1937.7.7 卢沟桥 二十九军 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第二次握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和野蛮。(与火烧圆明园类似)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