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借我一双慧眼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借我一双慧眼吧精选

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学 教材类型 本地 课程名称 借我一双慧眼吧 课时 一课时 课程类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教具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确网络的利与弊树立“健康上网”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此次班会以“借我一双慧眼吧”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去判断网络带给他们的利弊得失,让同学们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尤其是其优点,向前发展,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如实的完成问卷调查,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问卷调查. 2、制定活动计划. 3、准备相关图片及案例、问卷调查表、承诺书. 【活动形式】: 1、播放相关图片、案例,引入课题. 2、学生分工合作,负责人汇报研究成果. 3、结合案例,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阐述上网的利与弊. 4、集体签定承诺书,表决心. 5、班主任总结归纳. 【活动过程】: 引入主题 触网经历 师:同学们对网络都比较了解,网络的内容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我们都很喜欢。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中国大陆上网用户达 1.03 亿人 , 其中青少年网民的比例在一半以上,仅18岁以下的网民就超过6600 万,在众多的网民中,你是其中的一员吗?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们呢? 师:你常常上网,但对于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和负面影响,你又知道多少呢?因此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网络,我们这节安全课的主题就是《借我一双慧眼吧》——用慧眼分辨清网络的真假,利弊,将对未成年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导入(一)展示资料震撼人心 ,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多媒体展示): (找学生大声读资料)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一名优秀学生,偶然一次光顾了一个色情网站,起初还感到面红耳赤,但却禁不住好奇多次打开那些赤裸裸的画面,最终导致犯强罪而被判刑.★某大学三年级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但是后来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已经有10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 师:同学们,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就像一阵阵警钟在我们耳边敲响了。 在我们班上,也有一些同学沉迷网络游戏。我真的很为他们担忧。那接下来就请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ⅩⅩⅩ先开始,因为到了初三,他仍然对游戏爱不释手,家长很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开学两次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劝说教育孩子。) 学生:畅所欲言。 【话题由此展开,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师(小结):正常上网者和网瘾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不影响正常学习和正常生活,也不会流连往返,不上网时也不会出现戒断症状,情绪如旧。后者则对上网如痴如醉,不准上网便出现戒断症状。 导入(二)看案例,谈感受: 案例: 1、广东佛山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嬉戏时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场景进行打斗。同班好友小彭和小龚各自饰演一款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中的敌对角色,“战斗”进行中,小龚不慎用弹簧刀刺死了小彭。 2、从网上对骂到网下决斗的事也时有发生,两名少年纠集来自己的“兄弟”。少年小雨的尖刀刺中了另一名16岁男孩的腹部。一个将拖着沉重的脚镣走进高墙,另一个则花季殒命。小雨悔过说:“网络里的暴力游戏,真的害人害己啊。一旦玩上瘾,里面的暴力、色情场面将永远像瘟疫一样缠着你,让你不想学习,不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会选择利用它里面学会的东西来解决一切……..” 众说纷纭:你觉得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 1、网络成瘾,思维混乱; 2、分不清网络和现实,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角色混乱; 3、过渡依赖于网络,人格异化,对社会道德和规范的约束淡化; 4、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成功感和价值感,于是扭曲自尊,学做虚拟世界里的英雄。…… 师:这些惨剧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网络伤害直接造成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增多。据调查,青少年犯罪约七层与网络影响有关,尤其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大军数量之庞大。据上海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总发生率为14.2%,“网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