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交换用户接入方式的建议.pdf
科技前沿
软交换用户接入方式的建议
彭洪菊
(中移铁通新疆分公司网络支撑 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软 交换平台接入层设备、协议 、不 同的接入方式,以及用户安全接入 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软交换;接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28—2
0 引言 NGN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 NGN功能分层结构
软交换平 台能够完成所有 NGN语音用户接人 的呼叫控 中,软交换位于控制层面的位置。当然 ,软交换业务不同于实
制 ,支持对移动 2G/3G、固网PSTN/NGN的不 同协议的统一处 时交换技术 ,它实现了两个方面的 “分离”:一方面是呼叫控
理和互通 ,通用媒体网关支持不同网络的各种编码方式和协 制与业务的完全分离 ;另一方面是业务承载与呼叫控制完全
议,实现媒体流的互通。软交换面向于现有各种开放的业务接 分离。由于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
口,通信运营商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支撑平台上为所有网络用 分离,自然而然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从而使业务真正
户开发和定制业务。同一个 NGN软交换 网络 内部 ,端局与端 独立于网络之外,这种独立对于业务 的灵活应用意义重大。
局之间采用平面的组网方式 ,从而顺利实现端对端呼叫联系。 1.2 软交换技术 的最主要特点
通过不 同的接入方式实现IP语音通信,有 IAD方式接人 、PON 分离性 :软交换 的最大特点是上述两方面的分离。
接入 、SIP多媒体终端接人等方式 ,PON接入又有 硎 、闻 开放性 :软交换技术采用 API开放式应用程序接 口,既
等方式 ,存在一个媒体网关下一个或多个语音用户。 简化了信令结构又降低了控制的复杂性。
1 软交换介绍 灵活性 :软交换不再受限于网络层次,可根据需要任意
1.1 软 交换概念 放置在网络中,并可根据既有容量进行灵活配置。网络智能既
软交换是 NGN实现控制功能的实体部分 ,为 NGN提供 可集中管理,也可分布管理 ,完全胜任 “变形金刚”的角色。
业务的呼叫建立以及业务建立连接部分的控制功能,软交换 互通性 :软交换设备只要通过相应的各种网关设备 (如
为NGN提供的该控制功能是具有实时性要求 的,它是实现 信令网网关、中继媒体网关等),就可 以实现软交换网络与现
的勘测设计规范来处理工序 ,这就需要 GPS测绘技术的准 GPS测绘技术需要在室外环境进行 ,因此需要按照严格的室
确配合 ,具体就是 RTK技术的应用 。通过 RTK技术的实际应 外观测要求进行 ,相关工作者需要不断对测量观测工作进行
用 ,可以满足线路选择的要求,有效保障道路 中线 的准确性 。 完善,以保障整个工作的顺进行 。
将 RTK的接收机作为流动站,每隔一段距离收集一定数据, 3.4 做好数据分析
然后利用 已知的点,准确定位其他物质 ,最后将所有相关数 最后 ,技术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对 GPS测量数据进行分
据汇总到接收机 中,通过 CAD软件实现选线任务。如果利用 析 ,通过外业检测系统,提高数据分析 的准确度 ,使得数据分
RTK的放样技术 ,则需要输入测量点的坐标 ,在接收机提示 析结果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实现不断丰富和完善 GPS测量
下进行相应操作,以保障测量结果的额准确性。 数据库的目的。
3 GP8测绘技术 的应用流程 4 结束语
在GPS测绘技术的应用中,技术人眼需要准确掌握这一 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而言,GPS测绘技术
技术的应用流程,其中涉及对测量点的定位、对测量标志的 无论在精确度方面还是在应用效率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构建、测量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