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式设问的特点及修辞作用(安徽宿州)
隐式设问的特点及修辞作用(安徽宿州)
隐式设问的特点及修辞作用(安徽宿州)
戴洪迎 3月20日
隐藏式设问同其它辞格一样,总是有其自峰特点并起着积极的修辞作用的。其特点及修辞作用又是怎样的呢?
一、无疑而问,引人思考
设问的根本牲是“无疑而问”。所谓“无疑而问”,是指作者心中有数,为了引人思考故作无疑而问,而隐式设问又是“问而不答”,则更能令人深思。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隐式设问句为标题。作者真的不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吗?“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次我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魏巍:《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由此可见,作者是心中有数而问,而读者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时,总要思考:是呀,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思而不得其解,必然要细读下文,当读者读完全文后,便能得出结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全文也就回答了标题所提出问题,仍是自问自答,所不同的是:这个答案只是暗含在字里行间罢了。
二、问而不答,深沉储蓄
我们所说的“问而不答”指两种情况: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不需要回答;㈡答案已在上下文暗中交待了,故而不答。
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凡是参加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的人都清楚,闻一多先生就是目睹特务们的吹口哨、起哄的捣乱行为才拍案而起的,“这里有没有特务?”闻先生当然心中明白,用“有没有特务?”故作疑问,显然是让与会者思考,认识特务们的反动本质。作者自己提出问题,并没有明确回答,紧接着作者又慷慨陈词:“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这个“你”当然也就指代那些捣乱会场的特务们,“有没有特务?”的答案自然也就出来了。如果是这样:“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有!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语言拉杂,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无比愤慨的心情。
三、运用灵活,表现力强
1、用作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能启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领会主题。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宇宙里有些什么?》等。再如:“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马南邨《从三到万》)作者以隐式设问句开头,首先提出大家关心的问题,让读者思考。当读者得出正确答案时,全文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2、用于段与段之间,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这根生命的支柱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是否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它是怎样经受这一场考验成为一根不倒的支柱的呢?”(郭梅尼、徐家良《生命的支柱》)这是文章开头部分的最后自然段。前面作者交待张海迪的“瘫软的身躯里,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后面第二部分用“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我想做这样的人。”“战胜消极悲观,你就是生活的强者。”“在生活的海洋里不断吸取生命的养料。”三个小标题报道了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这样,由三个隐式设问句组成的自然段,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用于分析问题之中,可使文气有变化、不平板。如:“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作者在本段阐述科学技术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后,进而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后都是陈述句,其间插入隐式设问句,使得文章行文灵活,句式多变,语意曲折。
4、用于文章结尾,点明主题,使文章意味无穷。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五个介宾短语组成的状语,从工作、学习、政务、生活等方面描绘了幸福的生活画面,使读者意识到我们是处在幸福之中。那么我们的幸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然来自于我们“最可爱的人”—奋勇杀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就深化了主题,可谓卒章显志余味无穷!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5章量子物理-效应.pptx VIP
-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3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2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保安员上岗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真题) .pdf VIP
- 2025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劳动教案(全册)五年级上册——人民出版社(表格式).pdf VIP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上下全册)字词拼音及解释 .pdf VIP
- 安全标识中英文可直接打印.doc VIP
- 退役士兵驾驶技能培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