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年级春季语文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季班四年级语文试卷(2014 )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正确写出下列成语。(12分) 损兵( )将 如( )似渴 ( )流 不息 手不( )卷 掩人( )( ) 心悦( )服 各行( )事 有口皆( ) 阴谋( )计 迫不( )待 名落( )( ) 天衣无( ) 二、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上正确的读音。(5分) 解 剖 给 予 挑 衅 传 说 瓦 砾 佛 教 造 诣 模 样 粳 米 宿 舍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画“”。(4分) 开辟 ( pì bì ) 供养(gōng gòng ) ( jiān qiān) 缝隙 (xī xì)侍候(cì) 嫩茎(jīng jìng) () 的确 ( de d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王老师()年纪大了,()动作还很灵活。 (2)我们()有决心,( )可以把本领学到手。 (3)()党的政策好,()农村越来越富了。 (4)他()会跳舞,()会唱歌。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不辞辛苦,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的生灵,竟生活得如此滋润,生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灾难时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流动,逃离火海。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世界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微小的生命的威严和挑战。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和和睦睦 忙忙碌碌 2.仿照短文中画线的句子造句。(分 ) 不是……而是…… 3.野火烧起来的时候,蚂蚁是如何逃生的?请你用“ ”把文中的句子画出来。(分) 4.摘录文中一句谚语 (2分) 从这句话能看出 5.读了这篇文章,有想什么?(分) (二)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救了火柴。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 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您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惋惜: 灰飞烟灭:   3、短文反映了火柴什么样的品质?( )  (1) 好出风头,想炫耀自己。   (2) 忘恩负义,别人救了它,还不领情。   (3) 有牺牲精神,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   (4) 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识好人心。 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像火柴这样的人或物吗?(写出两个) 、 。 5、风婆婆为火柴即将被烧掉而感到惋惜,把火柴吹灭了,你觉得对不对?为什么?“煮书” ?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