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docVIP

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分) (1)七年级下册的古诗文中,我们学习了吴均在《山中杂诗》中“山际见来烟 _竹中窥落日_”的有趣生活;王维在《竹里馆》中所体现的“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_” 的高雅意境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传达的“此夜曲中闻折柳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梅时节家家雨⑸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4分)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C.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B项有歧义,C项肯否不照应,D项“竹画成为”“题材”搭配不当,删去“画”字)写一段自己做错事说老师批评时的情形。 忐忑 即使......也 温声细语 如坐针毡 正襟危坐 (用一种修辞,用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在40~80字之内.) 今天迟到了,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并没有发火,而是温声细语问我迟到原因,指出即使不能按时到,也要来个电话,别让人担心。我连连答应,心中的重担也放下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点明主题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③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和外祖母的宽厚善良。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2)立有间(一会儿)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通“披”) 翻译(4分)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3分) 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6

文档评论(0)

whhv3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