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的诚信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消费的诚信问题剖析

法學院 法學學士學位畢業論文 論文題目: 论网络消费中的诚信问题 學生編號: 學生姓名: 指導老師: 完成時間:2016年04月 目录 一、摘要 二、网络消费中诚信问题的现象考察 网络消费不诚信问题现象 网络消费不诚信问题的实例xxx 网络消费不诚信问题的分析 买卖行为诚信问题的理论基础 商业道德理论 公平贸易理论 四、网络消费消费者的维权 网络消费维权的法律依据 网络消费维权的方式、途径 网络消费维权的成本与回报的分析 五、网络消费法制法规的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的立法缺陷 相关法律问题实践及问题 有关立法完善建议 六、参考文献 【摘要】: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小到个人的随身设备,大到天上的卫星都连接着互联网。互联网已經渗透进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消费行为也不例外。在前段时间的“双11”网络抢购节中阿里巴巴已经创下了新的销售新纪录—912亿。可见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网络消费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给我们代理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消费不能像在平时逛商店的时候一样触碰到商品看清楚每个细节,只能通过图片进行局部观察,而消費者并不知道商家们图片的来源,或者有没有什么有意或者无意没有拍摄到的问题,这使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损害。有些商家可能会进行虚假销售,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还有消费者在购买了小件的商品遇到问题后往往会发现申诉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商品的价值,只能给差评就作罢。消费者的评价本来就是群众监督商家的一种形式,而不法商家可以轻易的请别人刷评价,把原本的差评刷的无影无踪继续贩卖劣质商品给消费者,这种手法已经是常见的了。 网络消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当我们在网络消费中遇到了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网络消费;诚信;立法 二、网络消费中诚信问题的考察 (一)网络消费不诚信问题现象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网的《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年度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最大的是阿里巴巴,占总额的60.4%。在2015年央视监察的数据显示,在曝光的网络效益平台上质检结果显示,问题率约为77.8%,而在出现问题的七大电商平台中,也是阿里巴巴的淘宝网销售假货的问题最严重。从淘宝网检测结果来看,尽管网站商品样本和数量最多,但正品率较低,在抽检的51个样品里面就有32个是非正品也就是不合格的商品。在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中的正品率都是如此,其他较小的平台的正品率更是可想而知。甚至在淘宝网上,只要随便搜索“复刻”就会有大量的山寨商品明目张胆的销售。更有甚者将这些所谓的“复刻”商品当做正品销售。在网络消费中,销售商主要是以商品的描述来让买家认识商品,有的销售商对商品进行夸张的描述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和预期收到的商品有极大的出入,而这种商家的售后一般也是形同虚设,售后服务常常无法兑现。致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无法拥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二)网络消费不诚信问题的实例 北京的消费者储某通过某网络购物平台,在网店消费下单购买了老人简易组合柜。收到货后的第二日,网店卖家立即为上门安装安排专业工人。但在储某拆开外包装后发现组合柜的造边有一处缺失了,不仅如此,就连组合柜需要的其它必要配件也少好多。储女士马上通知了卖家并将此情况对商家做了说明,网店卖家表示立即给储女士重新发送一块组合板并补发相应配件。但等待了好几天,储女士并没有按之前商议的意思收到货。同时,网络平台系统上的第三方显示自动确认收货时间已到,钱已经由第三方平台确认付款,进入到卖家商户的账号。储女士感到十分气愤,于是将此网店卖家投诉到了平台客服。经过平台客服的查询,网店卖家用虚假补发货的手段欺诈了消费者。介于此,此平台客服为有效解决纠纷,要求卖家补发货物的同时赔偿储女士经济损失2000元,但卖家态度强横不予理会。储女士通过查询,将卖家投诉至深圳市工商局。经过工商局的调解,网店卖家重新发货,并拿出1000元补偿储女士的损失,该投诉方得以完美解决。 许多消费者在网购中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一些卖家根本不提供地址甚至是提供虚假地址,使得投诉变得艰难无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