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种作物同畦集中育苗技术探究
多种作物同畦集中育苗技术探究 摘要 为解决生产问题,利用大小拱棚保护设施,将玉米、花生、豆角等多种农作物集中育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出了一畦多苗,可用于解决土壤污染、工厂化育苗、种子发芽纠纷、病虫害防治试验、缺苗补苗等问题
关键词 农作物;同畦;集中育苗
中图分类号 S5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15-02
近年,笔者在处理当地一起因污染河水浇地造成大蒜、黄瓜、芸豆等农作物生长受损事件中,?樵谑芪廴镜耐寥乐醒扒笫室酥种驳南虏纾?即夏秋)作物,将玉米、花生、大豆等10多种粮食、蔬菜和油料等作物播种在一起育苗,并根据需要设置3个试验点、每点8个试验小区,进行大胆探索,破解了当地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初获成功。笔者认为,此项技术在生产上有较多用途。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成武县苟村集镇大王庄、徐庄、甄庄3个村。试验时间为2014年4月。试验作物为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绿豆、黑豆、谷子、芝麻、番茄、辣椒、茄子、豆角、芸豆、黄瓜、甜瓜、南瓜、水稻、白菜、甘蓝
1.2 试验设计
在大王庄、徐庄、甄庄农户大田内各设1点,3个村共设3个试验点,大王庄试验点采取小拱棚平畦育苗,徐庄、甄庄试验点采取大拱棚内平畦育苗。畦东西向,土坨育苗,“双膜一网”覆盖,即地膜、拱棚膜和遮阳网覆盖。小拱棚高0.5 m,上盖遮阳网遮荫;大拱棚高2 m,育苗畦上方0.5~0.6 m处拉遮阳网遮荫。每点8个小区(畦)重复,畦长为2.67 m、宽为1.50 m,每小区面积4 m2,共计96 m2。每畦每种作物设2次重复
1.3 试验实施
大王庄4月28日播种,徐庄4月27日播种,甄庄5月1日播种。先造墒再干粒直播,每行10~14穴,南北向,株行距10 cm×10 cm。作物每穴播1~3粒种子:大中粒型种子1粒、小粒型种子2~3粒,播后适当覆土
1.4 主要技术
1.4.1 播前浇足底墒水。选好育苗畦,将育苗畦整细整平,先浇水,浇足浇透,接着播种,适当覆土[1]
1.4.2 地膜覆盖。播种后,覆盖1层地膜,保湿保温,以保湿为主。苗子出土后,地膜不要去掉
1.4.3 加盖遮阳网。在育苗畦上方架小拱棚,小拱棚上再盖1层遮阳网,以遮荫降温防雨防强光。大拱棚内在畦上方拉遮阳网
1.4.4 及时破膜取苗。待作物出苗后,要及时将地膜下的幼苗破孔取出。由于作物种类不同,出苗时间有早晚,要注意勤查看,及时取苗,直至各种苗子出齐
1.4.5 温度调控。通过覆盖遮阳网或通风来调控畦内温度。温度调控很关键,既影响出苗早晚,又影响幼苗健壮,必须严格掌握,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由于多种作物共处一畦,所需温度各有差异,以取中间温度为宜。播种后的前2 d,温度可高些,以白天30~32 ℃、夜间20~25 ℃为宜;出苗后要降温,白天20~25 ℃、夜间15~20 ℃;出齐苗后,白天温度22~28 ℃、夜间13~20 ℃[2]
1.4.6 及时浇水。出苗前期一般不用浇水。到中后期,苗子出完后,由于破膜加上通风增大,水分散失快,易缺水。当出现缺水现象时,要及时浇水,但不要过多。浇后还要及时通风散湿[3]
1.4.7 及时间苗定苗。对白菜、甘蓝、芝麻、番茄、茄子、辣椒、谷子等小粒种子作物,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
1.4.8 防治病虫害。试验中未见病害发生,但也要注意预防连阴雨天苗期易出现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害虫主要是蚜虫、蓟马、斑潜蝇、菜青虫、红蜘蛛、蜗牛、蝼蛄等,要及时进行防治[4]
1.4.9 适时移栽。当不同作物幼苗长到各自移栽标准时,移栽前1~2 d浇透水,再分别带土坨(约10 cm×10 cm大小)进行移苗定植
1.5 关键技术
1.5.1 覆盖遮阳网。晚春育苗,为防止强光和高温,必须在育苗畦上面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可基本满足多种作物生长对环境的需求
1.5.2 控制较低温度。19种作物中,有的需要较高温度,有的需要较低温度。在控制温度方面,必须掌握以较低温度为原则,才能顾及所有作物的生长。苗子出齐后,温度高易导致喜低温的作物徒长、抗性差;温度低虽然使喜高温的作物生长慢,但生长健壮、抗性增强[5]
1.5.3 适时膜下取苗。温度高时,苗子一出来就从膜下取出,没有经过锻炼,易干枯死亡。应待苗子出土1~2 d后,再于16:00以后破膜取苗,苗子成活率高。要避免过早和高温时取苗[6]
1.5.4 苗子取出后周围封土防烤苗。嫩苗从膜下取出后,若周围不覆土压膜,苗子易被地膜下散发的热气蒸烤而死。因此,必须用细土把苗子周围的地膜压严,以防死苗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育苗方式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