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卷(解析版)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足量的铜片与含有0.4mol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NO2 的分子数为0.2 NA
B.O2 和N2的混合气22.4L中一定含有2 NA个原子
C.某醋酸钠溶液中含有1molCH3COO—离子,则Na+数目等于NA
D.14 g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 ,n≥2)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一定为NA/n
【答案】D
【解析】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了稀硝酸,产物不再是NO2,故NO2 的分子数不为0.2 NA;B项,因未标明所处状态为标准状态,故B错误;C项,因醋酸钠溶液中存在CH3COO—离子水解,故当醋酸钠溶液中含有1molCH3COO—离子时,Na+数目应大于NA;D项,14 g链烃对应的物质的量为1/nmol,故14 g链烃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一定为NA/n。
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3 mL烧碱溶液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13.15g
【解析】略
3.
A、1个?????? B、0.25个???? ?C、1.5×1023个?????D、6.02×1023个
【答案】
【解析】
4.以下材料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碳纤维 C.普通玻璃 D.塑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合金,B属于高分子材料,D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常见的硅酸盐
点评:传统的硅酸盐一般是指水泥、玻璃和陶瓷等
5.结合图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中正极均被保护
B.和中Cl- 均向Fe电极移动
C.和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D.和中正极反应均是O2+4e-+2H2O=4O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原电池中正极上电极材料不参与反应,所以和中正极均被保护,故A正确;B、根据电流方向,中Cl向Zn电极移动,故B错误;C、I中Zn失电子作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II中Fe失电子作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C错误;D、I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II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所以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正极上的反应不同,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6.按右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 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 g (不考虑水的蒸发)。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源P极为正极
B.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6 L
C.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6 g
D.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40H--4e-= 2H2O+O2↑
【答案】C
【解析】c极上有Cu析出,所以C电极是阴极,则d电极是阳极,所以Q是正极,P是负极,a是阴极,b是阳极,选项A不正确;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电解水,所以电解的水的质量是4.5g,物质的量是0.25mol,生成氢气是0.25mol,氧气是0.125mol。氧气在阳极生成,即b电极生成氧气,气体是2.8L,选项B、D不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是0.5mol,则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析出铜是0.25mol,质量是16g,选项C正确;答案选C。
7.下列提纯物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用Na2CO3溶液除去混在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
②用蒸馏法除去混在水中的氧气
③用酒精萃取溶解在水中的溴
④将KMnO4溶液减压低温蒸发,以获得晶体KMnO4
A.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①用Na2CO3溶液除去混在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CO32― 离子;
②不正确,将水煮沸,除去混在水中的氧气
③不正确,用酒精水
④正确,温度高KMnO4会分解。
8.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NH3为0.8 mol,如果此时再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A.等于0.8 mol B.等于1.6 mol
C.大于0.8 mol小于1.6 mol D.大于1.6 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N2和3mol H2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NH3为0.8mol,如果此时再加入1mol N2和3mo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江苏语文高考卷.doc
- 2015河北会计继续教育考试.doc
- 2015河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备考:一些领导干部的行装存“脏、乱、差”.doc
- 2015湖北省黄冈市适应性考试高中政治试卷.doc
- 2015浙江省中考复习数学知识点点汇总36.doc
- 2015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突破练习专题四第二讲.doc
- 2015翻译硕士考研英语大作文范文.doc
- 2015至2016初一语文其中考试.docx
- 2015辽宁高招艺术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doc
- 2015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考试选择题大全.docx
- 2023年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园区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策略研究.docx
- 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客户分层与精准营销策略分析报告2025.docx
- 2025年社区智慧养老驿站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docx
- 2025年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中的应用创新报告.docx
- 全球AI芯片行业技术成熟度与2025年应用拓展分析.docx
- 智能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药剂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快消品企业促销活动效果与渠道策略优化报告.docx
- 2023年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