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2.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D两首词都上阙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阙直抒胸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的经历。(2分)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中。《丑奴儿⑴·书博山道中壁⑵》宋朝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強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层楼”的意思是。(2分)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C.“欲说还休”表现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超脱心情。D.“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2分)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3.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国考(广西)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5.27).doc
- 2017宁夏事业单位行测技巧:细说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doc
- 2017宁夏公务员面试技巧:礼仪之言谈篇.docx
- 20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及指定复习资料一览.doc
- 2017届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高三10月联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
- 2017届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三模历史试题.doc
- 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年1月7日雅思大作文写作思路分析和范文.docx
-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历史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