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第八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分析

第八章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三个问题;种质(germplasm)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种质资源(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即为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又称遗传资源或品种资源,包括栽培,野生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品种或品系。 种质资源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种质资源保存的必要性:;第一节 种质资源保存类型;云南国家级(17个,全国329个,截止10年2月);;非原生境保存(异地保存): 将植物的遗传材料保存在不是它们的自然生境的地方。 非原生境保存方式有植物园、种质圃、 种子(质)库、试管苗库、超低温库等。 具体保存方法有四种: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保存。 ;末日种子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库、微生物库、动物种质资源库、DNA库和信息中心等在内的‘资源库’建筑面积约7千平方米,目前共收集和保存中国重要和国外部分野生生物种质资源13148种156799份(含重复保存部分),其中种子7471种53344份、植物离体种质资源1200种12000份、总DNA2400种22000份、微生物菌种980种2万株;还建立cDNA文库32个,种质资源圃保存活植株437种45980株(丛)。“‘资源库’中的巨型冷库占地680平方米,以零下20℃的低温使保存的种子处于‘半休眠状态’,不会发霉或者遭受病虫害,并且能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内保持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标准化及共享试点》(2004DKA30430);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 大学生创业楷模;第二节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 in vitro):是指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措施使之保存,在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离体保存的意义 可使一些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低温长期保存,避免资源的丢失。 节省土地和劳力,方法简单,花费少并能在保存中脱毒。 一旦利用可快速繁殖;也利于种质交换。 ;(一)低温保存 一种缓慢生长保存方法,是通过控制培养温度(非冰冻低温)来限制培养物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使培养物生长减少到最低限度。 低温保存的植物离体材料类型:试管苗、愈伤组织、花粉、茎尖等。 ;低温保存的基本特征是保存材料的定期继代培养,不断繁殖更新; 基本措施是控制保存材料所处的温度和光照。 延缓保存材料生长速度的另一项措施是改变培养基的成分,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如ABA (脱落酸)、CCC (矮壮素)、PP333 (多效唑)、B9 (比久)、MH (青鲜素)等。 ;(二)超低温保存 1.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Nag和Street首先证明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在液氮中保存后能恢复生长。 植物超低温种质保存(cryopreservation)是指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芽)、分生组织、胚胎、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等,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后在超低温(-196℃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其中,茎尖、胚、幼苗等材料遗传性稳定、再生力强,对冷冻和解冻过程中所产生的胁迫忍受能力强 ;极端低温温度下,活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和生长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因此,细胞、组织和器官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不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也不会丢失形态发生的潜能。同时,由于超低温条件下,生物的代谢和衰老过程大大减慢,甚至完全停止,因此可以长期保存植物材料。 ;2.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原理; 细胞冰冻结冰保护性脱水理论 常温下,细胞及其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的状态,当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首先是细胞外溶液部分“冻结”出冰;胞外溶液的浓度升高,破坏了细胞内外溶液的平衡,水分由胞内通过细胞膜向外渗透,细胞收缩,细胞内浓度提高;当温度不断降低时,冻结和渗透过程不断进行,这种过程称为保护性脱水。 当复温时,温度升高,冻结的冰不断融化,水分由胞外向胞内渗透,使收缩的细胞膨胀,可能恢复原状。 精确控制上述过程,能使细胞在降温、复温、渗透过程中不被损伤而死亡。 ;溶液的玻璃化理论 溶液在降温时,如果没有均一晶核或晶核生长缺乏足够的时间,就首先形成过冷溶液。继续降温,均一晶核形成。如果降温速度不够快,就形成尖锐的冰晶。降温速度足够快,均一晶核很少或几乎没有形成,或均一晶核生长缺乏足够的时间,溶液就进入无定型的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