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第1章剖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主讲教师:温守轰 电话:1635134216 PCI插槽 显卡插槽 AGP显卡插槽 PCI-E显卡插槽 1 2 3 4 主板主要厂商 华硕(ASUS) 微星(MSI) 技嘉(GIGA) 升技(ABIT) 硕泰克 精英 磐正 …………………… 1.3.4 CPU 1、CPU :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称,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1、内存:微型机的内存储器由半导体器件构成。内存储器按其性能和特点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大类。 1.3.5 存储器 2.外部存储器 硬盘 U盘 光盘 1.硬盘 硬盘的接口和数据线 4 2 1 3 数据接口(并口) 跳线 电源接口 数据线(并口) 1 2 3 4 数据接口(串口) SATA电源接口 电源接口 数据线(串口) 2.光驱与光盘 光驱:具有容量大、易保存、携带方便的特点,是现在的程序、数据、视频等数字信号的主要保存方式之一。光盘驱动器主要有CD-ROM,DVD-ROM,CD-R/W等 光盘:用来存储大量数据的存储介质。 (2)光驱的的接口 1 2 3 4 数据接口(并口) 跳线 电源接口 音频接口 3、移动存储设备 U盘(USB Flash Disk)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交换产品,可用于存储任何数据文件并可以在计算机间方便地交换文件。该产品可擦写100万次以上,数据甚至可保存10年,存储速度至少较软驱快15倍以上。还有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显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是主机与显示器通信的控制电路和接口,负责将主机发出的数字信息转换为模拟的电信号送给显示器显示。 1.3.6:显卡 显卡的主要品牌: 丽台( LEADTEK ) 华硕( ASUS ) 艾尔莎(ELSA) 七彩虹 ATI 耕昇(GAINWARD) 双敏(UNIKA) 双敏(UNIKA) 耕昇(GAINWARD)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本课程学习任务 计算机的选购 计算机的组装 (1)硬件的安装 (2)软件的安装 计算机的维护 (1)系统的优化与日常维护 (2)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课程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简介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及其组成部件 第2章 计算机系统选购与组装(CPU/主板) 第3章 计算机系统选购与组装(内存/显卡/显示器) 第4章 计算机系统选购与组装(硬盘/光驱等常见外设) 第5章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准备(BIOS等) 第6章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准备(硬盘分区格式化等) 第7章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准备(操作系统安装等) 第8章 常见系统维护软件及使用技术(一) 第9章 笔记本电脑选购与维护 第10章 计算机的优化与维护 第11章 计算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第1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掌握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熟悉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1.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1.1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1.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1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1944年8月至1945年6月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博士与莫尔学院科研小组合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1.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特点是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特点是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4个方向发展,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实验报告剖析.doc
- 2012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分析.doc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软件141-窦鑫-2014122820剖析.docx
- 201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__口语交际(一)分析.ppt
-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核舟记》(61张)分析.ppt
- 2012629583-DISC性格分析(培训用)分析.ppt
- 2012信息会考真题分析.doc
- 2012东风本田上半年经营报告分析.ppt
- 2012同等学力西医综合真题分析.doc
- 2012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分析分析.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