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优与《庄子》的文章风格_0.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俳优与《庄子》的文章风格_0

俳优与《庄子》的文章风格 《庄子》文章风格之奇,历来所共知。这种风格的形成,固然与 时代 背景、地域文化及《庄子》本身思想等方面的作用有着密切关系,但俳优的 影响 同样不容忽视。 俳优,也被名之为“滑稽”,是指主要以诙谐的言辞和举止娱人的艺人。他们的言辞,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插科打诨、造为隐语和讲说笑话,还包括说唱具有一定篇幅、带有诙谐嘲戏性质的故事。《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注引《魏略》说曹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这里所说的小说,根据王运熙、胡士莹先生的看法,当是指类似于《鹞雀赋》一类的说唱故事 (王运熙《汉魏六朝的四言体通俗韵文》,《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汉代的《神乌赋》、《田章简》、《韩朋故事》的出土,说明了这类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而我们由《神乌赋》纯熟的 艺术 形态及技巧的运用,也不难推知,这类说唱故事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而且数量颇丰,伏俊琏先生在其俗赋 研究 系列论文中对此已多所钩沉。 《庄子》和俳优的关系,前人已有零星述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有庄周“猾稽乱俗”的说法。顾实在《汉书艺文志讲疏》中论及“杂赋”时也提出:“此杂赋尽亡,不可征,盖多杂诙谐,如《庄子》寓言之类者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而秦汉俗赋正是带有诙谐嘲戏性质的说唱故事(程毅中《敦煌俗赋的渊源及其与变文的关系》,《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此作系统的论述,可见这一课题具有相当的挖掘与开拓的空间,本文仅就俳优与《庄子》文章风格间的关系略作申发。 《庄子》文章风格之奇,首先体现为奇异的神幻色彩,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俳优就有一定关系。《逍遥游》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本文所引《庄子》均据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成玄英《疏》云:“亦言书名也,齐国有此俳谐之书也。……齐谐所著之书多记怪异之事。”把“谐”解释为“俳谐之书”是正确的,宋玉的《对楚王问》和《晏子春秋外篇第八》中都有与这个故事显然是同出一源的描写,宋玉本是俳优型的人物,《晏子春秋》中也多有和俳优滑稽之辞类似的故事,足可见《庄子》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充满神幻色彩的鲲鹏寓言正是来自于俳优小说。俳谐之书多记怪异之事,本不足为奇。因为“穷乡多异”(《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民间本来就流行着大量的神异传说,这类传说 自然 就成为俳优故事的重要来源;再加之“世好奇怪,古今同情”(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奇怪》,中华书局1990年版),俳优为了能招徕听众,在说唱故事中多述怪异是很正常的。《汉志》小说家类所著录作品中有《伊尹说》二十七篇,其书虽佚,但论者多以为《吕氏春秋本味》乃剟自《伊尹说》中。从《本味》所记伊尹说天下至味一段文字来看,其 内容 就颇类《山海经》,而其文体则近于大赋,显然就是俳优所诵说的故事。又《说文鸟部》“鹫”字释云:“《师旷》曰:南方有鸟名羌鹫,黄头赤目,五色皆备。’”《汲冢琐语》亦记叔向语曰:“吾闻师旷曰:西方有白质鸟,五色皆备,其名曰;南方赤质,五色备,其名曰摇。’”《说苑辨物》也有师旷说“东方有鸟名谏珂”之事,这三段话当是来自《汉志》著录的《师旷》六篇中的同一篇,其风格也与《山海经》相类,应为俳优讲诵神异事物时所用的底本。考《庄子》一书,也颇多此类内容,如冯夷、肩吾、禺强、西王母、委蛇等,即见载于《山海经》中。又《山木》叙太公任说意怠鸟,《艺文类聚》卷九○引《庄子》佚文述老子说凤鸟事,均与师旷之语相近,可知这种“×方有鸟”的叙述模式必是俳优说唱此类故事时的常用套语。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所说“《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诡诞,或似《山海经》,或似占梦书,故注者以意去取”,可知古本《庄子》中更多谲怪诡诞之事,如《山海经》郭《注》引“十日并出”、“三头人”,《一切经音义》引“夸父”诸事,都见于《山海经》中。今虽多已不存,但俳优与《庄子》间的关系亦可由 此而见一斑。从这些地方,都不难发现俳优的言辞在《庄子》文章神幻色彩的形成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庄子》文章塑造人物亦以奇见长,这与颇为夸张的容貌、神态及动作的描写密不可分。如《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瞠瞋目,声如乳虎”、“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这种描写多见于民间说唱文学,像敦煌 文献 中的《韩朋赋》:“朋年卅未满,二十有余。姿容窈窕,黑发素丝,齿如珂佩,耳如悬珠。”《伍子胥变文》:“臣闻秦穆公之女年登二八,美丽过人。眉如尽月,颊似凝光,眼似流星,面如花色,发长七尺,鼻直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