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私德:困境与选择_0.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德、私德:困境与选择_0

公德、私德:困境与选择 公德、私德:困境与选择 一个官员理想的官德,必须是公德与私德一体双修两翼齐飞。   公德、私德会打架吗?   曾经以为不会!   小时候听说书人讲《精忠岳武穆》,又读《岳飞全传》,之后,岳飞就成了我心中最为高大上的人物:在家时侍母至孝,又能友爱兄弟,亲善邻里;领军抗金,则身先士卒,甘冒凶险,一马向前,真正做到了精忠报国。在岳飞身上,我们所谓的公德、私德,无疑已经完美合体。   因此,我一直以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士人,如果公德高尚,私德也必堪为人表,足为世范;反之亦然。   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海瑞,亦可为佐证。在为官上,他清廉自守,不贪不占,爱惜百姓,惩恶除强;在为人上,他侍奉老母,至纯至孝,母亲生日,他倾囊以出,到街上为母亲买来两斤肉也正因为在公德、私德上同样的内外俱坦荡,心身皆磊落,海瑞大名,才会穿越古今,烛照世人。   不过,渐渐就有了疑惑。观京剧《铡包勉》,说包公陈州放粮的时候,因为侄子包勉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包公把他给铡了。他的嫂子因此骂他人兽不如,因为包公从小父母双亡,是由嫂子一手抚养长大的。现在,他将其唯一的儿子给杀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包公陷入了一种道德困境。虽然最后包公跪地求情,并承诺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给嫂娘养老送终,得到了嫂子的原谅,表面看似乎既护持了执法严明的公德,又全了自己知恩必报的私德,但是,我心中的疑惑却久久难去:包公嫂子的丧子之痛真的就那么容易平息吗?一个小叔子的养老送终又怎及得上亲生儿子的承欢膝下、侍奉终老?难道公德、私德就必须这么势同水火、不能见容?难道世上真的不能有一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两全之法?   后来,终于看清,敢情公德、私德打架的事情,一直都在中国的官员中间和官场上重复发生着,官员们也不得不在由此形成的道德困境中艰难的选择与取舍。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大概非蔡邕莫属了。这位在汉献帝时官拜左中郎将的大名人,就以生命为代价,诠释了公德、私德在很多时候的水火不容:蔡邕61岁那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强人董卓倒台并且被杀。按说这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因为董卓的罪恶确实罄竹难书。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滥杀无辜,以致尸横遍野但是,董卓对蔡邕又是有大恩的,蔡邕三日之内,曾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后来又出任巴郡太守,这一系列官场升迁,全部仰仗董卓的赏识与提拔之功。此时,董卓曝尸街头,而蔡邕,则陷入了难以自解的道德困境:去祭拜董卓,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不知大义,没有公德;不去,又可能被大家看作是一个私德阙如、忘恩负义的小人最后,蔡邕来到董卓的尸体旁边,抚尸大哭。结果当然是因犯了大忌,被杀了头。蔡邕虽然因这样的死法名标青史,但我私下揣测,蔡邕在决定走出去之前,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犹疑和踌躇。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仅仅发生在古代。就在当代,今天的官员,同样也不得不面对时常会发生的公德和私德的矛盾与碰撞。   几年前,听朋友说起过一件事。说有一个出生农村的青年,外出求学,毕业后分配到机关,十多年勤奋努力的结果,是成为某市的副市长。有一天,他的父亲起了个大早,乘汽车、换火车,风尘仆仆,赶了一千多里地,到晚上才找到了儿子。然后,他说明来意,原来是想让儿子给老家的县长打个电话,把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副市长的堂弟,从乡政府调到县里工作,级别最好提一格。听完老父亲的话,副市长当即表示,说这么做违反组织原则,他绝不会同意。老父亲赶了一天路,又累又饿,见儿子如此义不容情,一怒之下,转身离开,连夜往回赶。走前,一口热饭都没吃上。据说,这件事后来被市报记者写成了文章,文中,记者对副市长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的行为大加褒扬;副市长也一度成为全市干部学习的典型。但在他的老家,在十里八乡,在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们的眼里,副市长却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白眼狼、不孝子如果亲耳听到这样的评价,那位副市长大约也会深感置身公德和私德碰撞夹缝中的迷茫与无奈!   那么,当置身于这样的道德夹缝,我们的干部,应该做怎样的选择呢?   公德、私德两翼齐飞,一体双修   公德与私德,相伴而生。如果说,私德体现官员的率直、诚恳与真性情,那么,公德则表征官员的豁达、坦荡与大格局。   在我们历来的教育中,一直都在提倡这样一种公德意识或曰价值观,那就是,一个官员,应该大公无私、先公后私。这方面,我们从来就不缺感天动地的模范和典型。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任上多年,他始终想的是如何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兰考的面貌,考虑的是如何让当地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想到家人。作为一个官员,在公德上焦裕禄无疑做到了极致,他也由此赢得了每一个兰考人的热爱和崇敬。   从焦裕禄身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官员的公德,既体现着传统意义上的大公无私,也体现了个体人格自由的信仰和自主的选择,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