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

古代文学史Ⅱ复习题 题型参考 1、填空题(10分)20个空 ,每空0点5分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代表作、 抒情小赋诞生的代表作、文学自觉、建安七子、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的代表《西洲曲》《木兰诗》 、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2、默写(14分) 7句 ,一句2空; 3 、名词解释 (16分)4题 骚体赋、建安体 、永明体 、 元嘉三大家、 骈文体 (第八章)、玄言诗 、宫体诗 4 、简答题18分(3题) 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特点 汉大赋(以子虚赋和上林赋为例)特点、鲍照诗歌特点、左思《咏史》诗歌特点、庾信晚期诗歌有何特点、阮籍诗歌特征(隐约曲折) 5论述题30分(3选2)陶渊明 曹植、阮籍 、庾信 6、赏析题12分(写成小文章,先分析文章的创作背景,每一联都要解读。重点赏析诗中名句) 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答:整篇文章辞采华美,排比夸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1)摆事实、设比喻 、重铺叙,信纸辞有力,说理透彻。(2)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在论说秦王对物的态度时,几层意思差不多,可是一会儿顺说,一会儿倒说,一会儿正叙,一会儿反诘;或者略换几个字,或者稍变一下手法,真是跌宕尽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缜密。(3)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语言形式整齐错落,音节上抑扬顿挫,使全文增强了溜溜不绝,雄放不羁的气势。《谏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代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举例说明《吕氏春秋》中寓言运用的特色。 答:《吕氏春秋》在寓言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如《当务》篇先提出“辨”、“信”、“勇”、“法”四者不当的危害,然后就连用“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勇”和“太史据法”四个寓言来说明道理。《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后面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该书的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3、以《过秦论》为例简析贾谊政论文的特色。 贾谊政论文深受先秦诸子百家文风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汉初多元文化整合的历史时期而具有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答: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合称《天子游赋》。作品说明《史记》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 “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尤其对布衣闾巷之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马迁在叙事中敢写事实,以致于“显暴君过”,本来已经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和《离骚》一致。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的人物。《史记》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不一定是得之于学,恐怕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感愤同屈原一致,甚至可以说,因为司马迁生于汉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间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愤者比屈原还要深广。 总之,《史记》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 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 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 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 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 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